(上接第一版)

肠道菌群——人体共生微生物称为“肠道菌群”,包括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它们主要生活在人的肠道里。胎儿在母亲体内时是无菌的,出生以后才开始逐渐从环境里获得共生微生物,大约到3岁时肠道菌群就成熟、稳定了,从此以后,肠道菌群就与人终身相伴,影响着我们的生老病死。科学研究显示,母亲的产道和初乳是新生儿开始接种微生物菌群的重要渠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以及抗生素合理使用的主要原因。现在国内家长们常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送小孩子去学这学那,殊不知给孩子打好健康的生命基础最重要,真正的起跑线早在怀孕、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

肠道菌群平衡是人体健康很关键的因素——赵教授提出的慢性病的肠源性假说认为,人的基因组和微生物基因组共同作用,影响人体的免疫、营养和代谢过程。肠道菌群结构失调很可能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中风等因饮食结构不当造成的代谢性疾病的直接诱因;如果通过合理的饮食把失调的肠道菌群结构重新回复正常,消除慢性炎症,那么许多慢性病和代谢性疾病是可以治愈的。肠道菌群可以亦敌亦友,在人体这个“超级生物体”的生理代谢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不当心,不能善待这些小生命,它们就会一转身,变成引起各种疾病的“导火索”。我们平时讲究膳食平衡、量入为出,就是要科学地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体内的菌群。

做好健康传播者

在平桥的“健康服务进家庭”第一期培训中,400多位区和乡镇及一些项目村的人口计生人员前来参加。除了赵教授介绍的“营养、菌群与健康”,国家人口计生委的专家解振明老师和汝小美老师,从事公共卫生的李澜老师分别做了“试点项目创新经验及其拓展”、“借鉴国际理念,促进健康服务”以及“项目管理”等精彩讲座,使大家开阔了视野,受益匪浅。特别是2011年11月30日培训的第三天,平桥区近1500名干部一起参加了周永宏老师的大课“心理健康与人际沟通技巧”,其反响热烈出乎意料。课后前来咨询者络绎不绝,周老师的QQ也被打爆,当地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如此之大真让我们吃惊。在2011年12月份第二期培训课上,400多位人口计生和卫生人员济济一堂,北京大学医学院的钮文异教授介绍了健康信息有效传播的科学与艺术,钮教授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其生动幽默、寓教于乐的报告引得场上笑声一片,掌声连连;而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家刘喜红医生所讲的“开启儿童健康的金钥匙”和“预防儿童意外伤害”也让家长们大开眼界,获益良深。

除了专家讲座,二期培训中设计的项目试点村管理培训和基线调查也同时上马,各试点乡、村的计生干部们集思广益,用心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互动,在项目支持团队的指导下纷纷制定本村的健康活动计划。经过各村代表上台演讲、专家点评互议以及其后几天的修改,最后每个试点村都交出了有特点的健康活动计划书。我们的第三期培训在2012年2月中旬举办,希望经过这样数期集中培训和之后的项目实施,能从当地干部和群众中带出一批积极的健康传播者。未来还希望大家多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欢迎海外朋友们以各种形式提供帮助,奉献爱心。

“健康服务进家庭”项目的“小人物”赵乃思在平桥郝堂村。乃思今夏从杨百翰大学经济系毕业,回到国内后作为爱心基金会的实习生忙得不可开交。她正在报考美国的公共健康研究生,准备学成之后回国更好地服务大众。

后记:

世界银行的一个报告在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时,曾提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区域性竞争的相互促进与活化作用。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农村改革,开始就是自下而上发起的。有时一种方法难以通行,那么不妨试试其他方式,从局部做起,在有条件的地方先做起来,再逐步扩大,盘活全局。我们不可能做所有的事,但是可以努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