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 文
群雄争霸百家争鸣的春秋时代,历史的天空并非只是须眉男儿的舞台,信阳就曾经出现过一位卓尔不群、逆境孑立的女杰,恰与另一位含羞忍辱三年不语的息夫人,在性格上一刚一柔,双星辉映。
周王朝自平王东迁洛邑之后,申国遂成东周的南大门。为防荆楚北犯,王朝在申国重兵布防,加强申国与中原诸侯的联合,嫁申女于郑国。这位远嫁中原的申女,就是郑国夫人,名垂青史的女政治家武姜(“武”是郑国第二代国君武公的谥号,“姜”为申国国姓)。后世战国时期所谓“秦晋之好”,汉、唐时期的“胡汉和亲”、“汉藏和亲”政策,算起来还是由这位申国的女杰首开先河。《左传》记载,武姜为郑武公生有二子,长子庄公,次子共叔段。因为庄公寤生(出生时难产),武姜认为属不祥之兆,不可作为一国之君,屡屡向郑武公提议由次子共叔段继承王位。
武姜的见解依今人眼光看来似乎迷信、迂腐,但在当时科技水平原始低下,许多自然现象尚难解释的情况下,注重先兆、顺从天意,就是一种顺理成章的行为法则。她在长子与次子继位上作出的选择,应是那个时代的科学合理之举。虽然后来的情势未能如她所愿,庄公最终还是做了国君,但是武姜的这一主张,却显示了一个女政治家在家国大事上非凡的主见。
更为难得的是,庄公即位既成事实,武姜却依然不放弃自己的立场,茕茕孤守,不遗余力,甚至千方百计伺机图谋由共叔段取代庄公。她先是为共叔段争取军事要地作为封邑,遭到拒绝,又转而为其谋得京畿之地,高居京城太叔宝座。
共叔段坐拥京邑之后,先是僭越王制,超标准修筑城墙;继而又把两座边城据为己有;最后偷袭国都新郑,而武姜则作为内应准备为其打开城门。母子两人图谋败露之后,共叔段逃鄢,庄公出兵追讨,将其驱逐至共国。
武姜因此事变被放逐城颖。庄公宣称:不到黄泉,誓不相见。话虽强硬,其实他内心却底气不足,时间不久就后悔自己把话说得过头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庄公既然发誓与老娘决绝,又如何改口?
大夫颖考叔前来献计。庄公赐以美食,他却挑出肉食,置于一旁。庄公不解其意,颖考叔说自己有老娘,请允许将陛下所赐让他老娘尝尝。庄公感叹:你有老娘可以孝敬,我却无从尽孝啊!接着道出自己与母后之间的纠结与悔意。颖考叔则趁机献计:掘地及泉,隧而相见!
于是,庄公走进隧道赋诗请安:大隧之中,其乐融融!武姜走出隧道赋诗唱答:大隧之外,其乐泄泄!
母子之间终于“黄泉相见”,和好如初。
一个谋和亲的申女、一个有主见的夫人、一个敢作为的女杰、一个有威仪的母后,郑庄公自然敬畏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