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初识平桥

参与平桥项目的所有NGO组织定于2011年4月24日联合向平桥区政府作论证报告。2011年4月23日中午我从北京动身,因为偏头痛发作一路不敢吃喝,当晚九点多到达信阳火车站。平桥区科技局局长、平桥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主任禹明善前来接站。禹局长不愧是当过老师的,我们素不相识,未待我东张西望,他就从出站口的人群中把我认了出来。一路上禹老师快人快语热心招呼,到达平桥区委党校与孙君等碰头时已经很晚了。看到设在区委党校的项目办公室依然灯光一片,“绿十字”的才女王佛全、“远方网”的总编陈长春等熟人都来了,各路人马在电脑上忙碌着,准备明天的项目报告会。

第二天一早,会议室内人声鼎沸,十余家NGO组织代表应平桥区政府之邀,前来参加报告会。该区区委书记王继军主持会议,我以逸待劳,心想头头们发言还不得国内国外地先叨叨一番,没想到他三言两语就完成了开场白,进入项目论证实质阶段。直到会议结束,也没见王书记做个总结发言什么的。我只记住了他致欢迎辞时的一句话:“我们请大家来出谋划策,想努力为平桥人民做好事。中国很大,问题也很多,但未来一定是有希望的,永远不要放弃。”话说得实实在在很诚恳,不由得让我对这位“一把手”刮目相看。

信阳市平桥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左扼两淮,右控汉江,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平桥四通八达,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等提供交通便利。当地资源丰富,盛产花生、石榴、板栗、茶叶等,同时拥有诸多非金属矿产。全区总面积1889平方公里,人口78万,现辖9乡5镇、5个办事处和5个管理区,有223个行政村和43个居委会。

走进郝堂村

平桥项目的重点是以平桥区的郝堂村作试点进行探索实践,为新农村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其主要目标一是通过创建“社区养老资金互助合作社”,探索促进村社全面发展的模式;二是建设有茶文化特色的生态文明健康新村(信阳毛尖是中国名茶之一);三是巩固“三位一体”(经济发展、社区建设、民主治理)和“四权统一”(产权、财权、事权、治权)的村民共同体,增强乡村发展和建设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我们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子项目只是在平桥的这个深化改革大平台上加了一出折子戏。

我对村民自治和茶文化了解甚少,在郝堂村考察时,他们的“夕阳红养老资金互助合作社”倒是引起了我很大兴趣。这是由中国著名三农专家李昌平先生发起并指导成立的乡村金融合作试点。李昌平也是这次参与平桥项目的NGO合作伙伴之一,多年前我曾读过他所著的《我向总理说实话》,很钦佩他的勇气和社会责任感。

在“夕阳红”办公室,我们与当过20多年村干部、现为“夕阳红”理事长的胡静女士促膝长谈。大家都知道现在农村的两难:一是贷款难,村民们盖房、做点小生意什么的很难从政府信用社那里贷到款;二是养老难,村里的老年人丧失劳动力后,靠子女养活的日子并不好过。2009年10月,郝堂村“夕阳红养老资金互助合作社”挂牌成立。这是由农民发起成立并以资金入股形式加入的、以养老敬老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的资金互助组织。七位发起人每人投资2万元,其他老人每人入股2千元(子女亦可为父母投资尽孝),这样把老人养老的钱投进来组成民间资本,以1分的利息放贷给村里需要资金的人,用于村民开展生产经营,所得利息每年给老人分红作为养老补贴。合作社制定了详细的章程,为了控制资金风险,章程还规定了贷款审批权,凡想从“夕阳红”贷款的人必须找到该组织内的老人出面担保。平桥区政府为鼓励“夕阳红”,投入10万元支持他们探索创新,郝堂村村委会也入股2万元。目前村里参加“夕阳红”的老人越来越多,2011年春已募集资金达55万元,向本村发展养殖业、服务业和种植业的农户贷出互助资金约50万元。应该说“夕阳红养老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试点和成效,在解决中国农民面临的“养老”与“信贷”两大难题上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