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秦 旭)2月23日上午,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隆重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郭瑞民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郭瑞民强调,全市上下要想好说好、看准抓准、谈成干成,按照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的要求,扎扎实实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更大成效,不断开创对外开放工作新局面。

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乔新江主持会议。市领导姚铁璜、王道云、宋效忠、高俊峰、刘国栋、冯鸣、张春香、方波、张继敬、李长根、李湘豫、焦豫汝等出席会议,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和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郭瑞民在讲话中指出,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建设中部地区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重要基地迈出坚实步伐,开放招商综合效应更加凸显,为带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就做好我市对外开放特别是招商引资工作,郭瑞民强调,要想好说好。“想”就是谋划,就是要科学确定好主导产业,编制好产业链条图谱,研究好近期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在按照省里要求绘制产业链条图谱的过程中,对原来确定的主导产业要重新审视,找准定位,明确抓什么产业、上什么项目,特别是近期上什么项目。这是围绕产业集聚区发展,搞好招商引资的前提和基础,必须精心组织,科学谋划,选择的主导产业和项目一定要符合产业政策、符合当地实际、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最能发挥自身优势,具有良好发展前景。“说”就是要把为什么这样选择主导产业和项目,在当地发展这些产业、投资这些项目,能够产生什么样的效益宣传好、推介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仅让我们自己明白,更重要的是让客商明白,吸引他们到信阳投资。只有想好说好,才能与客商产生共鸣,招商引资才能更具吸引力。各地力争在2月底前完成上述工作,3月份市里将组织验收。

要看准抓准。省政府要求面向广东重点招引高加工度产业以及家电、电子、新型建材等产业,面向江浙地区重点招引高水平印染、纺织和服装等产业,面向福建重点招引食品、鞋业、轻工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面向港澳和京沪地区重点招引现代服务业。从2010年开始,我们着力开展了“四一”招商行动,就是要围绕主导产业,瞄准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招商活动,提高招商实效。要持续深入地开展“四一”招商行动,工作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一要选择最对口、最有利的地方。按照所确定的主导产业,弄清哪些地方的哪些产业在转移,到有商可招、最能招到商的地方去招商,不能盲目乱跑,更不能漫天撒网。二要加强多渠道、全方位的联系。加强与当地政府、当地商会的联系,利用企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和专门招商机构等渠道和平台,实行专业招商、定点招商、驻地招商,领导带队反复与对口的重点企业联系,切实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三要突出有影响、有前景的项目。从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培育产业集群的需要出发,把引进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竞争力大,能够形成产业龙头的项目作为重点,开展“链式”招商。对已经引进龙头企业的,要重点瞄准关联度高的项目,突出抓好延“链”和补“链”招商,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主导产业迅速崛起。

要谈成干成。检验招商引资成果的重要标准是看项目落地率和投资增长速度,是看能否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升。要把促进签约项目落地摆在招商活动的重要位置,认真开展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年”活动。对接触到的好企业、好项目要锲而不舍、一鼓作气、想方设法谈成合作;对谈成的项目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明确责任,主动服务,千方百计推动项目尽快落地。一要做到“四集中”。(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