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宇 李 玲
光山县试验区建设以改革、创新、试验为主题,按照“单项试验、综合示范、全面推广”的工作思路,实施“点、线、面带动”,以“六个放大提升”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农村改革试验,改革效益不断显现,农村综合改革达到了新高度。
抓机制创新,实现常态化。2011年,光山县进一步完善交流、督查、保障、激励、宣传等五项机制,促使试验区建设向纵深推进。
实行六个放大,促进以点带面。一是放大规模流转效应,提升土地经营水平。该县深入推进千亩以上土地流转示范园建设。目前,全县培育千亩以上土地流转示范园18家,流转土地10万亩。二是放大资产确权效应,提升盘活资金水平。该县稳步推进“五权”确权颁证,试行“五权”抵押担保贷款。目前,全县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证书17.89万份、林权证书61000本、房屋所有权证3800多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122834本。全县整合各类支农资金1370万元,用于支柱产业开发和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三是放大农保扩面效应,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在成功获批第三批国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以后,该县353个行政村和居委会全部推行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全县居民已参保54.75万人,参保率达90.2%,累计收缴保费3646万元,发放养老金1850万元。四是放大专业合作效应,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该县按照市场需求探索多渠道、多区域、多层次的合作,促进了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县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08家,入社社员3.95万人,带动农民10.9万户,其中,省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社22家、县级示范社70家,合作社示范化率在20%以上。五是放大华英富民效应,提升特色产业水平。该县将工作重点放在加强服务、提高养殖水平和增加经济效益上,通过银行的支持和技术人员的指导,解决部分养殖户资金困难、效益不高等问题。六是放大新村示范效应,提升城乡一体水平。在新型农民社区建设上,该县统筹规划,集中支持,创新推进,呈现新开工项目多、规模大、标准高、模式新等突出特点。截至目前,全县共规划新型农民社区136个,规划建设居民住宅14500户,总建筑面积38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亿元。
与此同时,该县的文化引领、支持创业人才、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等课题创新工作也取得了新突破。文化引领主题更为鲜明,以“让智慧之光溢彩光山”为文化引领主题,“十个一”工程进展快;创业人才投身农业更为活跃,支持引导全县各级各类人才投身农村试验区建设,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创业环境,实现了人才、项目、产业的共融互动;通过以强带弱助发展、第一书记工作出新彩、搭建金桥促回归、民主管理得民心、大学生村官出活力等活动,光山县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水平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