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然

龙年伊始多地遭遇极寒天气,春的脚步迟迟未到,然而,一场温润的精神春雨率先潜入了无数国人的心。

在央视近日播出的《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晚会上,我们识得一张张至刚至善的面容,听到一段段至真至纯的故事,令人真切地感动着。回望2011年,曾被广议的一起起冷漠事件使得我们心生悲凉,甚至在悲观者眼中当下尽成道德的荒漠。过去的一年里,众多媒体多次斥责道德滑坡现象。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是的,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在这样“求德若渴”的时候,“感动中国人物”用生命谱写了生动的叙事诗,我们在被他们的事迹感动落泪的同时,他们也为我们送来名为“爱”的春泉,使我们完成了良知的救赎、心灵的洗礼与本性的唤醒。

2011感动中国人物,来自不同行业,有着各自的人生轨迹。他们当中,有学生有教师,有科学家有官员,有军人有医生,虽身份有别,而感动如一。他们看起来和我们一样平凡,而我们却很难不被他们的故事打动,因为他们平常的外表掩饰不住其内在的人性光辉,他们身体力行地发扬着忠孝、信义、慈爱这样的普世价值。聆听他们的故事,总有一个瞬间打入我们最柔软的心底。这些立于民间的道德群像,当之无愧地称为当下社会行为的价值楷模。

颁奖盛典虽已落幕,但感动犹存,善行还将继续。继续的并不仅仅只有他们,而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因此,除了这朴素纯粹的感动之外,我们应当思考:倘若没有行动,单单感动是毫无意义的。作为公民,我们都应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也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公民道德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如何做贡献?应当见贤思齐,修养自己的品性。无须追求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岸行为,改变道德的“软弱”是见于点滴的事情之中,“勿以善小而不为”,才能建立起全社会的道德大厦。当“感动中国”的这些个体行为推及为群体行为,在社会上形成讲道德、讲诚信的风气之时,我们的社会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