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 华 易文渊)去年以来,固始县运用反向测评,加强对干部的德行考察,进一步增强干部考察评价的针对性、准确性,切实树立起“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

明确德行底线,变“抽象”为“具体”。该县根据干部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要求,结合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干部德行问题,仔细梳理出生活作风不检点;交友不慎,造成不良影响;传播错误言论,散布小道消息;不尊老爱幼,家庭不和睦;不讲诚信,说话办事不负责任;参与赌博等15项内容,按照“没有、偶尔有、经常有、不了解”四个档次进行反向测评。细化考核内容,明确了“底线”标准,使干部的德行考察有了很强的操作性,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干部的问题和不足。

扩大考评范围,变“少数人评”为“多数人评”。该县在评价主体上,实行“四方共评”,即由县级分管领导、班子成员、干部群众和“两代表一委员”四个方面对其作出评价;在评价方式上,采取“述、测、谈、访、询”五种方式,广泛收集评价信息。“述”,即领导干部结合述职述廉,向组织和群众进行自我述德;“测”,即向评价主体发放干部德行“反向测评表”进行民主测评;“谈”,即找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干部群众及服务对象进行个别谈话听取意见;“访”,即到考察对象所居住的社区听取周围群众对其“8小时外”德行反映;“询”,即加强与纪检、信访、审计、综治等部门的联系,完善通报协作、线索移送等制度,全面了解干部的德行真实表现。

强化结果运用,变“软指标”为“硬杠杠”。该县建立干部德行考核档案,坚持把反向测评结果作为干部培训教育、监督管理的重要参考,作为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德行优秀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干部15项反向测评内容中任意一项“经常有”得票达30%以上的干部,结果告知本人,取消其评先评优资格,进行诫勉谈话;任意一项“经常有”票达到50%以上的干部,经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调查核实后,情节较轻的,予以诫勉谈话,情节较重的,直接评定为不称职等次,并对其进行岗位调整或免职、降职,涉及违纪的交由纪检监察部门查处,涉及违法的交由政法部门查处。截至目前,该县通过运用德行考核结果,25名干部被提拔重用,3名干部被诫勉谈话,切实树立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