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对河南人民是一件大事,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和成果的集成。未来5年,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信阳市作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在整体布局中的战略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勇当中原经济区前锋,全面提升魅力信阳建设水平,全力构建区域增长极、战略支撑点和改革试验区,成为信阳发展的重大目标和重要任务。

信阳市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人力资源丰富,社会保障任务繁重,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对实现信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必须做到准确定位,主动作为,精心谋划,全面实施。我认为,当前,信阳社会保障部门的主要任务是“积极作为,服务民生,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整体水平”,切实在新的一年为建设魅力信阳贡献新的力量,为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增添新的辉煌。

在服务改善民生上积极作为

一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力确保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继续把促进就业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形成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集中力量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大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针对性地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确保全市就业形势稳中有升,全面完成省定就业目标。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向纵深拓展。2012年,实现全市所有县区被纳入国家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力争实现全市养老保险全覆盖,继续提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标准。逐步完善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医疗保险实现全市全覆盖,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实现全市重点人群的全覆盖。

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上积极作为

一是全市事业单位设岗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入轨工作,岗位设置完成率达到90%;二是全市职称评定工作按照“面向基层,合理分配,保障重点,一次到位”的原则安排指标比例,杜绝跑、要现象,逐步端正评审风气;三是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工作,力争年内全部到位;四是不断创新人才选用招录机制,探索符合不同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的公开招聘办法,基本实现公开招聘制度的全覆盖;五是深入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活动,全面提升全市公务员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道德素养和专业素质,为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撑。

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上积极作为

一是强力推进“两个园区”建设。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加快信阳市技师学院职教园区建设,尽快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实现明年在新校区招生。与信阳工业城配合全力打造“创业园区”,努力实现创业集聚示范效应。二是落实推进“两个基地”建设。开工建设河南省养老基地,积极争取省工伤预防康复中心在信阳落户建设,以更好地服务中原经济区广大职工群众。三是进一步完善河南省农村改革民展综合试验区社会保障这篇大文章的工作机制,努力探索服务保障民生的新路子。

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积极作为。一是坚持领导干部信访大厅接访制度,倾听群众呼声,改进工作方法,及时化解处理信访问题;二是坚持领导干部维护稳定包县包案制度,做到一岗双责,带头维护稳定;三是坚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动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建设,扩大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覆盖范围,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加大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力度,打造更多的和谐企业、和谐园区,营造更浓厚的和谐劳动关系;四是坚持做好军转安置和创业服务工作,为军转干部当好“娘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在提升业务经办能力,加强自身建设上积极作为

一是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服务平台建设,严格按照信政办[2011]109文件要求,充实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工作人员,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二是加快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进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专网覆盖到所有县区及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省、市、县、乡四级业务专网全面贯通,乡镇业务专网和城域网覆盖率全部达到100%;三是建立完善奖惩机制,加强文明窗口建设,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向深入开展,全面提高机关管理水平,提高全系统的管理效率,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从领导干部做起,从自身做起,廉洁从政,依法行政,确保全系统风清气正,树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

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成了信阳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将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化内涵建设和强化新校区建设,一手抓高技能人才培养,一手抓技能型人才培训,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及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实的高技能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