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富
习仲勋同志特别重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他强调:“不能让老百姓失望,必须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见2011年11月14日《北京日报》)
一句“不能让老百姓失望”说得好!好就好在一语道破了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宗旨。党的这一宗旨历来都没有变,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强调关心群众的柴米油盐,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如果脱离群众,党的威信是靠不住的”。新时期,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为民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新观点。几代领导人在实践中提出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论,并不是一句空话,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每个领导干部要真抓实干。具体到“不能让老百姓失望”这句话上,必须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深入基层,深入到群众之中,变群众诉求为征求群众意见,诚诚恳恳听民意,认认真真访民情,特别是要到那些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到那些困难最多的地方,广泛听取意见。
群众有诉求,必然要表达。其实,群众通过正当渠道的诉求,是对党和政府的一种信任和期盼。而能否认真对待群众的利益诉求,并合理地加以解决,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考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个别地方党政部门和一些信访干部,对于群众的民生诉求、来信来访,不能做到“有求必应”,而是搪塞、糊弄,甚至推诿扯皮,更有甚者怠慢群众,不但不能很好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反而作风粗暴、态度蛮横,人为地制造不稳定因素,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这种行为与党的执政理念完全背道而驰,是应当坚决予以摒弃的。
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正是基于这一点,温家宝总理强调“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恳切的言语之中,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常怀爱民之心、常为利民之举和常谋为民之策,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不能让老百姓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