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光明)入冬以来,光山县创新机制,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实际行动实现省“红旗渠精神杯”十连冠。目前,全县已开工各类水利建设项目3200项,已完成2886项,其中改造大塘820口,新修渠道52公里,疏浚治理小河道5.6公里,清淤沟渠8公里,建设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5平方公里,新增坡改梯1.5公里。已累计完成土石方726.1万立方米、混凝土8.56万立方米,完成投资2.12亿元,占计划的90%。
创新投入机制。该县通过项目拉动、奖励助动、改制促动、政策驱动、成功人士回归联动和实施“一事一议”等方式,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除积极向上争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资金外,还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千亿斤粮食、财政扶贫等项目资金重点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发展民营水利,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县民营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已达6000多万元。
创新奖励机制。该县设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突出贡献奖”,并制定了奖励办法,对获得优秀奖的单位奖励10万元,获得先进奖的单位奖励5万元;出台了《光山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施以奖代补意见》,对农民、农民用水协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村组集体新修的小型水利工程进行以奖代补。
创新督导机制。该县印发了《光山县2011年秋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督导方案》,成立了由5位县处级干部、8位科级干部和县水利局工作人员参加的督导组,定期对分包乡镇进行督导检查,并把督查情况作为乡镇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突出贡献奖”的评选依据。
创新示范机制。为掀起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该县各乡镇、办事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水利建设工地,创办样板示范工程,竖立水利工程建设“示范牌”。通过抓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促进了今冬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健康发展。
创新服务机制。该县根据相关文件和政策要求,成立了乡镇水利站,从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划定3个编制作为乡镇水利站专项编制,经费供给形式为财政全额预算管理。乡镇水利站工作人员在县水利局指导下开展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乡镇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服务问题。
开栏的话: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这是第一次在党的重要文件中全面深刻阐述水利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入冬以来,我市各县区从实际出发,多措并举,迅速掀起了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自今日始,本报开辟“信阳精神杯竞赛”系列报道宣传专栏,重点对各县区农建活动情况、创新做法、典型人物等进行报道,以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