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柳
公厕文明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六城联创”中创建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厕文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市民道德素养的体现。近日,记者对我市的公厕文明情况进行了调查走访。记者发现,随着“六城联创”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市市民的公厕文明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不文明现象依然存在。
近年来,我市城区公厕建设的规格和水平与以往相比都有较大的突破。全市目前共有300多座公厕。属市财政拨款管理的公厕有62座,全部达到一类标准,并免费对外开放。肖家河段、申碑路段等四个公厕已达到四星级标准。
申碑路公厕管理员告诉记者,他们的工作时间冬季是早上6时到晚上10时30分,夏季是从早上5时30分到晚上11时30分。因为主干道上的公厕每天人流量特别大,厕所的使用率也较高,他每天都要用洁厕灵清洗大小便池2次,每天对墙面、隔离板、门、烘干机进行清理、除尘1次,每周对天棚、排风孔进行1次彻底清理。其他诸如厕所门、玻璃及拉手、镜子、台面、洗手池、地面等处的水迹、污迹更是要随时清理。
这位管理员告诉记者,辛苦点不怕,让他们头疼的是某些市民公德意识淡薄。“有的人用厕后马桶也不冲一走了之;卫生间里明明有收集卫生纸的篓子,但有人就是喜欢随手将纸丢进马桶造成堵塞;有的人嫌坐便器不干净,经常双脚站在坐便器上,坐便器上全是脚印;在男厕,有的人放着立便不用,非往拖把池里尿;冲水阀不用手按,用脚跺;烘干机遭偷窃,墙壁被乱涂乱画,四处是乱扔的烟头、果皮、纸屑……”
“我们的公厕大都是一类标准的公厕,所以设施配备都是高标准的,水龙头、门、合页、门锁等都选的是经久耐用、口碑好的产品。但因为部分市民觉得也不是自家的东西,所以不爱惜,出门狠摔,开门猛推,关门死扣,结果造成门闩、合页脱落,门板震裂,仅八一路公厕的水龙头一个月就换了3次。”市环卫处公厕办主任李乐云对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我市部分公厕的防蝇帘、百叶窗、洗手液均被人偷窃过。免费对外开放初期,每个公厕配的手纸竟然一个上午一个蹲位消耗8卷。一名公厕管理员说:“因为配的都是高档卫生纸,所以有的人解完手后在揣包里就拿走了。”
更有甚者,一个月前,107国道旁红星九组公厕里的理容镜竟然也被一名女子借上厕所之名偷走。“当时就她一个人进了厕所,等她出来后,我进去打扫卫生时发现洗手台上的镜子不见了。本来关着的后窗纱窗被拉开,应该是她和同伙里应外合,把镜子从这后窗给递出去的。你说,她进厕所,我也不能跟着吧。”该公厕管理员无奈地说。
记者认为,厕所的设备再好,用品再充足,市民素质提不上去,也有损一座城市的形象。李乐云对此表示赞同,他说:“免费公厕是政府从市民的角度出发,推行的以人为本的惠民措施,但它在方便市民的同时,也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部分市民素质的缺失。希望每一个市民都能够从小处做起,增强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不损坏公厕设施,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公厕,这样我们的城市将会更加有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