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不姓朱,本姓余。其高祖余月笙在扬州做官,住在甘泉衙门楼上,因酒后坠楼身亡,夫人跳楼殉夫,遗孤子余子擎由山阴同乡朱氏收养,遂改姓朱,即朱子擎。后来朱子擎随朱家去苏北涟水,娶当地首富乔氏女,生子取名则余,字菊坡,“则”是“即”、“乃”的意思,“则余”即表示不忘“余”的本姓。他是朱自清祖父。

则余娶妻吴氏,生子取名鸿钧、字水坡,他就是朱自清父亲,鸿钧娶妻周绮相,即朱自清母亲。

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从高祖一代起长年在外为官,家中房屋田产逐渐被族人侵吞,后来,朱自清父亲将全家搬到扬州并定居,朱自清在扬州度过青少年时期,同扬州的关系够得上“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所以他自称“我是扬州人。”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入北京大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他本有二兄,均在他出生前夭折,故他成为朱家长孙,深受全家宠爱。为便于存活,其父母遵照民间习俗,为他取名乳名“大囡(音:nan)”,后又在他左耳穿戴上金质钟形耳环。

1920年5月,朱自清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这年秋天,他偕妻武钟谦、子迈先赴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任国文教员,这是他一生服务教育的开端。1922年9月,他携眷乘船赴台州浙江省第六师范任教;1923年2月,他赴温州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和省立第十师范任教;1924年2月下旬,朱自清因为家累繁重,收入难以维持生活,只得离开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应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校长兼上虔县白马湖私立春晖中学校长经亨颐之聘,只身前往上述两校任教。家眷暂居温州,不久即迁宁波。1925年8月,经好友俞平伯推荐,他只身前往北京清华学校大学部任国文教授。从此,朱自清结束在江浙一带5年漂荡的生活,开始了一辈子服务于清华的历程。

朱自清在江浙一带5年的漂荡生活不仅结交了叶圣陶、丰子恺、俞平伯、夏丏尊、朱光潜等朋友,而且还创作像《温州踪迹》等一批诗文。

据魏金枝先生回忆朱自清在杭州第一师范教书的情景时说:“他那时是矮矮胖胖的身躯,方方正正的脸,配上一件青衣大褂,一个平顶头,完全像个乡下土佬,说话呢,打的扬州的官话,听来不甚好懂,但从上讲台起,便总不断地讲到下课为止。好像他在未上课之前,早已将一大堆话,背诵过多少次,又生怕把一分一秒的时间荒废,所以总是结结巴巴地讲,然而由于他的略微口吃,那些预备了的话,便不免在喉咙里挤住。于是,他就更加着急,每每弄得满头大汗。”这是朱自清登上讲坛之初,等到后来,他不仅诗文名声渐大,而且教书技能也日臻完美,及至他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充分证明了他完美人格的形成。他是诗人、学者、文学家、教育家。他步入文坛是先写诗,后来才写散文,而他的文学才能集中在他的散文创作上。

朱自清的散文《春》、《背影》、《荷塘月色》等已成传诵名篇。李广田1948年9月4日撰文指出:“《背影》一篇,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它之所以能够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并不是凭借了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这种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朴素,而实际上却能发生极大地感动力的文章,最可以作为朱先生的代表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也正好代表了作者之为人。”钟敬文则对他的散文集《背影》作了细致评价,他说:“虽没有周作人先生的隽永,俞平伯先生的绵密,徐志摩先生的艳丽,冰心女士的飘逸,但却于这而外另有种真挚清幽的神态。”李素伯所著《小品文研究》一书中《朱自清、俞平伯》一文对朱自清、俞平伯二人的散文作了细致分析:“同是细腻的描写,俞先生的是细腻而委婉,朱先生的细腻而深秀。同是缠绵的情致,俞先生的是缠绵里满蕴着温熙浓郁的氛围,朱先生的是缠绵里多含有春恋悱恻的气息。如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则俞先生是‘朦胧之中似乎胎孕着一个花的笑’(散文集《杂拌儿》)而朱先生的是‘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散文集《背影》)。”假如我们把朱自清早年在家中受到全家宠爱的经历与他散文风格比照起来看,就不难解读他散文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