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博

龚家亮今年36岁,从捧上“铁饭碗”到“下海”经营商务宾馆;从身揣130元外出打工,到回乡创业拥有资产千万元,龚家亮演绎了“感谢生活、感动身边、感恩社会”的精彩创业历程。

近年来,龚家亮先后当选为信阳市优秀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会员、市工商联代表;2009年被评为“第二届信阳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2010年获得“信阳市第二届慈善新闻人物”称号。

1973年,龚家亮出生在光山县杨墩乡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远在西藏的一名志愿军战士。在他的童年记忆中,自己是与奶奶和邻居一起度过的。1983年,当父亲转业回到乡镇农技部门工作时,龚家亮才认清熟悉而又陌生的父亲。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龚家亮全家5口人,仅靠父亲每月32元的工资维持生计。因为大米贵,家人就在房前屋后开辟菜园种植蔬菜,餐桌上总是蔬菜多、米饭少。因为家庭收入少,他父亲就在工作之余,为供销社代收红麻、麦子、油菜,每斤赚个三厘五厘,一年也能赚个几百元,补充家庭开支。因为收购农副产品是季节性的生意,十多岁的龚家亮就利用假期帮助父亲看磅、缝包……从家庭缺钱花的经历中,龚家亮在心底萌发出要做一个有钱人的心愿,让家里不再为钱而发愁。

高中毕业那年,龚家亮带着难圆大学梦的遗憾离开了校园,按照有关政策,他被安排到县农业局上班,在别人看来是“铁饭碗”的工作,却让他想到父亲一生的艰难。1992年,龚家亮毅然抛下“铁饭碗”,在县城开了一家早餐店。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从中尝到了“比鸡起得早、比狗睡得晚”的滋味,离他“做一个有钱人”的梦想相去甚远。

“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1993年春节刚过,龚家亮放下在家相对稳定的生活,怀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揣着130元踏上了北上创业之路,决心在首都北京闯出一片新天地。

俗话说:“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为了节省10多元路费,龚家亮从光山坐运煤的车到郑州,然后再乘火车到北京;为了一天能挣80元,龚家亮在钉电线卡时不慎将锤子锤在自己的拇指上;为了运送秧苗,龚家亮边学边开手扶拖拉机,结果在弯道上翻车差点送了命。那段日子,龚家亮就像在簸箕上,然而,敢打敢拼的龚家亮在“盲流”市场上渐渐小有名气。

“文钱憋死英雄汉”这句话,龚家亮深有体会。北京郊区西小营的蔬菜基地2000多亩,一眼看不到边。在北京“盲流”市场,有位老乡介绍龚家亮到此承包种菜,龚家亮就在“盲流”市场上找到信阳老乡和四川、湖南的工友赶往蔬菜基地,付清公交车费后,龚家亮身上仅剩2元钱。

更让他为难的是,那个菜队的队长盛气凌人,一看龚家亮的身份证,便不耐烦地说:“才20岁的毛孩子,能领队干活?”身高1米8多的龚家亮最不喜欢别人小看自己,当时就立下军令状:只要生活费,年终一次结算工钱。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龚家亮带领10个人的承包队,每月才200元生活费,开始了种菜历程。由于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也大,需要猪油补充营养,但是,他们也只能买3元一公斤的肠油;尽管吃菜是免费的,但是,为了多赚钱,他们只吃卖剩下的黄瓜、白菜、西红柿。

蔬菜难得卖个“鲜”。每天早晨天刚亮,龚家亮就带着工友起床,趁着露水下地摘菜:白菜一捆一捆,西红柿一个一个,黄瓜一排一排,既好看,又鲜嫩,然后运到指定的北京菜市场交易。每天六七点钟开始吃早饭,饭后下地整田、浇水。别看这样单调的活儿,也有技术含量。与光山的黄棕土壤的性质不一样,北京地区的土壤性质呈砂壤、中壤和重壤等综合性,一场雨,一茬草,地上的草比脸上的胡子长得还快,三五天就要锄一遍。特别是浇水,沿着一垄一垄沙土浇水,不像光山的“大满灌”,水浇多了菜根容易烂;水浇少了菜没有足够养分难以生长。龚家亮在技术员的指导下,不懂就问、边学边干,每天能浇五六亩菜地。

天道酬勤。在西小营2000多亩蔬菜基地,像龚家亮这样的种菜队有7个,但是,能够做到善始善终达到善成的,却只有龚家亮这个队。年终结算时,龚家亮和每个工友都领到1万多元的工钱。那个菜队的队长不仅破例请他们吃饭,还主动要求与他们继续合作。龚家亮一时名声大振:工友们说他舍得,领队夸他硬气,西小营蔬菜基地的人传颂着一个了不起的河南小伙子。

编者按:他是这样一个人——自家经营着餐馆不愁吃不愁穿,却只身到北京打工种蔬菜闯出一片天地;自己无缘大学生活,却先后资助35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舍不得花10万元为家人买一台车,却毫不吝惜地将100万元捐给了慈善机构;自己蜗居在简陋的办公室,却将富邦国际大酒店中2000平方米的地方用作全县商会活动场所……这个人就是光山县富邦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龚家亮。从今天开始,本报连续刊发《感谢生活》、《感动身边》、《感恩社会》3篇文章,介绍龚家亮创业与兴业的典型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