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七月份的最后一天,奔波了七十多年的老父亲遽然辞世。父亲的突然离去,立时让我陷入了无边的悲痛之中。
父亲走后,一些此前未曾引起重视的问题凸立在我眼前,促使我做些思考。
个人与时代
父亲出生于1940年,一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时代。父亲一生勤勉,但也基本上是一生艰辛。按常理推断:像父亲这样对工作、生活一向勤勉敬业、踏实尽责的人,生活对他理应有一个像样的交待。但父亲的一生却有些特别,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生活、经历的那个时代。抗日战争是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下,掀起的全民族的救亡图存之战。降生在那个年月的父亲,在乱世中能够保全一条小命儿已属不幸中的万幸,哪里还敢有别的什么奢望?后来的解放战争,虽然是“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大决战,但战争都是以巨大的物力和生命的消耗为代价的,四处炮火连天,求得一片栖身之地都十分艰难,就像今天的伊拉克、阿富汗的老百姓一样,能在机枪、大炮的射击声中免于不死已属不易,哪敢祈求幸福安宁的生活?!生活在乱世,只能求活命;而有幸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有千万条珍惜生命的理由,有千万条对自己负责任、对社会负责任的理由,有千万条建设幸福美好生活的理由。
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父亲都是一路小心谨慎,紧赶慢赶地跟着走。但父亲是中学毕业,有些文化,加上忠厚正派的家教传统,使得他对基层干部们的有些作法看不惯,时常表现出“消极”。在那个以政治为纲、凭态度划线的非常时期,时常“不积极”的父亲自然就难成为“工作队”倚重的对象,受到些或明或暗、或有形或无形的刁难和惩罚就在所难免。在当时的政治运动中被判为“消极”,体力上吃些苦头倒不是难以承受,最让人压抑的是那些无处不在的“另眼相看”——政治歧视?精神折磨?心理煎熬?一个人在“政治挂帅”的年月在“政治上”不被看好,一如今天的全民追逐财富时代被认定为“穷人”,除了受困于物质生活外,精神上的不被看重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辟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让人摆脱贫困、摆脱压抑、充满向往的新生活开始了;但父亲却渐渐老去,身体上的毛病越来越多,病痛的折磨与父亲生活条件的改善成反比例增长着,直至他有条件生活得好一点的时候,生命却戛然而止,令他的儿孙们唏嘘不已,感慨系之。
从父亲一生所走过的道路来看,我不能不说:个人的命运受制于时代,个体的痛苦与欢乐,在一定程度上仰赖时代所赐,每个人都要被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虽然,在几十年的人生中,父亲并没有认命,也曾抗争过,但终难有大的改变。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个体在时代洪流中,难以搅动起大的波浪;但从全局上看,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每个时代,也都是由千千万万个个体的力量汇聚而就,除却一个个负责任的个体也就无所谓时代了,个体也应在时代的汪洋中发出其应有的声响,为时代的发展进步发出一份光和热(父亲的“不认命”,当可视为一种不自觉的承担时代责任)。因而,就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个体都承担着时代赋予的责任;如果漠视自我的责任,也就无所谓生活在哪个时代了,因为他(她)不是在生活,可能仅仅是在“活着”而已。
为人子与为人父
父与子,是一种传承关系。从生理上来说,是血脉相传;从物质上来说,是家业相传;从文化上来说,是家族精神的层层相因、代代相袭。
从为人子的角度来说,儿子对父亲,第一位的就是要在言谈举止中透出真诚的尊重。父亲含辛茹苦一辈子,经营好这个家庭不容易,把儿子养大成人付出了许多辛劳,对养育自己的父亲充满由衷感激是人之常情,是人有别于禽兽之所在。对父亲的尊重,更多的应体现在交流上、体现在聆听上。所以,儿子孝敬父亲,更多的应当是“常回家看看”,和他拉拉家常,听他道些人情世故、家长里短,在聆听交流中,在嘘寒问暖中,让父亲的心灵得到温暖、情感得到慰藉。情感的孝敬是最重要、最经常的孝敬,并且,要从现在开始做起;千万不可将对父亲的万千孝心留作今后腾出时间后再从容表达,错!因为父亲年事已高,体弱多病,他已没有条件从容等待了,他极有可能在你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天早晨突然撒手人寰,让你留待今后表达的孝心,变成终身的悔意。到那时,一切都来不及了。尽孝就在当下。
儿子对父亲,除了精神上的慰藉和物质上力所能及的帮助外,尽力帮助兄弟姊妹及其子女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让父亲觉得你这个儿子对家庭负责任,很有人情味,像他一样仁义厚道,他就会很高兴。这是儿子赢得父亲笑容的重要领域,是维系家族延续的核心价值所在。同时,在父亲的眼里,这还是为人子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政策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在自身现有条件下,尽力为家庭办一些好事,是儿子孝敬父亲的主要方式、经常化的方式。
把自身的事情打理好,是儿子对父亲的又一个负责任的交待。望子成龙、子贵父荣、光宗耀祖等观念可能有封建思想附身其中;但一个已是成年人的儿子,如果还让七、八十岁的老父亲成天为他的工作、生活问题而放心不下,显得既不孝顺,也不人道。尽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并力求做出成效来,让父亲放心、舒心,是儿子对父亲在精神上的最好回报,也是儿子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对职责懈怠、对事业不忠,也是对父亲的不孝。为了让欣慰的笑容常驻父亲的脸上,当儿子的就不敢放松自己。
理解了怎样当好儿子,也基本上明白了怎样当好父亲。对当父亲的来说,父亲对儿子(注:女儿同样。为表述便利,文中以“儿子”代替“子女”,祈读者明鉴),首要的在于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即能够让儿子在衣食无虑的环境下学习与生活。物质是第一位的,如果自己的儿子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当父亲的,就不能对儿子提出超出一般的要求。在这样的条件下,儿子长大后没有成人、成材,那是有客观原因的;如果侥幸成人、成材,那也是社会这所大学堂在精神上滋养的结果。果如此,当父亲的,不仅无功,反而有愧。
父亲对儿子的第二层要义就是帮助儿子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儿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终究要长大,他要独立面对生活。为此,搞好儿子的学习十分重要,创造条件让儿子拥有知识、掌握技能,而前提是帮助儿子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这方面,不少成功的父亲都颇有心得,在一些各类学校举办的家长培训班上多有交流,有心人当有获得真经的机会,在下就不敢关公面前耍大刀了。学习方法是桥梁,一旦掌握不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过起河来就慢、就费劲,有时甚至一直在河边徘徊。
父亲对儿子的第三层要义就是帮助儿子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养不教,父之过。”这个“教”,既包括知识的传授,更包括价值体系的搭建。儿子长大后需要在社会中生活,需要独立面对和处理一些人和事;如果儿子没有构建起正确的价值体系,他就不能有效地融入社会,甚至不能有效地获得别人的积极帮助,以致自己郁闷、别人不待见,于人于己都不是好事。果如此,我们不是在为我们的社会增砖添瓦;相反,倒可能是添加了一些包袱和负担。独生子女时代,当父亲的,除了做好对儿子的关心、呵护之外,注重对儿子的教育、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已成为今天严峻的社会现实,这个问题已空前尖锐的摆在了世人的面前。在这方面发人深省的反面教材很多,恕不一一列举。它直接凸显了父亲对儿子教育的严重缺失。
父亲对儿子还应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加强交流。通过大量经常性的交流,传递知识,启迪学习方法,帮助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织就牢不可破的情感纽带。父子之间应是平等交流的主体、是好朋友、是忘年交。在思想上引起深度共鸣和在价值上深度认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情感才是灵魂上的连结,才是牢不可破的。父子之间理应如此。
长子的责任
我家兄弟四人,我是老大。何谓长子的责任?父亲在世时,我对这个问题缺乏应有的思考。父亲走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身为长子、长兄,所肩负的责任有别于从前:首先,对这个有些残缺的家(父母的家)来说,我需有更多的担当。父亲在世时,自觉我的家庭与许多家庭一样,都在正常的生活着,家中的大事小情皆由父亲操心和打理。父亲走后,家中的顶梁柱倒下了,习惯了由父亲做主的母亲一时六神无主、行止无措,遇事总问我该怎么办?平心而论,家中的这些事情,更多的时候应当像父亲在世时一样办,但现在没人拿这个主意、下这个断语了。这份责任只能由身为长子、长兄的我扛起来。原本这些无需我操心的事情,现在都只能由我操心,我感到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重了许多。
其次,对几个弟弟和他们的子女来说,我除了承担在物质上的必要帮助外,更多的要在承担家庭责任方面作出示范:在处理兄弟之间的利益问题时,要勇于作出牺牲,要甘于把自己置于道德高地,要敢于在弟弟及其子女面前在道义上展示风范。这是长子、长兄的责任,这是维系和增强家族凝聚力的必须,这是具有巨大温暖力量的人性的光辉。
最后,身为兄长,对弟弟们如何处理好自身事务,要能拿出建设性的意见,以便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能够有所帮助。侄子、侄女的教育问题要给予更多关注,尽力将自己的感悟、体会交流、灌输到他(她)们的头脑中,使其合理吸收营养、健康成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一个家庭、家族来说,后代的教育培养问题更直接决定着家庭、家族的兴衰成败。为晚辈后生的教育培养尽一份力量,实乃长子、长兄不可推卸的责任。
永远的故乡
草木皆有根,人都是有故乡的。但父亲在世与辞世,故乡对我的内涵似有些许不同。父母健在(尤其是父亲健在),故乡就是老家、就是家,就是儿子心头的惦念、情感的港湾。哪怕儿子远行千里、万里,只要父母健在,故乡在儿子的心目中,就始终不会忘怀、片刻不容疏离。人生快意时,想到的是家、是老家的父母;和困难遭遇时,最经常想到的还是老家和家中的父母。父母在,父母就是儿子心中依傍的大山,父母就是儿子心灵的憩栖地。每年的春节,我都抛却一切杂务,拖家带口地赶回去和父母团聚,为的是过年,为的是与父母唠叨唠叨、嘘寒问暖,为的是放松心灵、沐浴亲情,为的是给滚烫的父子之情、母子之情再添一把柴、再续一把火,为的是把父母的心暖得更热、脸上的皱纹熨得更平。
现在,父亲走了,双亲只剩下一人了,故乡在我心灵上的归属感减弱了,我惶恐自己的心灵像那将要断线的风筝一样飘忽不定、无处安放。随着父亲的离去,一时间,故乡于我似有渐行渐远之势,我担心:故乡在我头脑中的印象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多所具有的只是符号意义,越来越有可能成为没有温度的文字释义——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而那些曾经长期附骥了我无限温情、万千眷恋,见证了我人生艰辛印迹、苦乐年华的故乡哪里去了呢?它断不该随着父亲的离去而被淡化、稀释……经过一番痛苦的纠结之后,我发现故乡依然令人难舍:父亲虽然不在了,但母亲还健在,故乡依然生活着自己众多的亲人、友人,故乡的山水依然生机盎然。随着父亲的离去,自己对故乡的情感似有些许变化;但这变化是会慢慢调整过来的,是会逐步得到恢复的,它会像一坛老酒,愈久愈香,越陈越醉人。故园风物依旧,故乡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依然是第一位的,依然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
给自己一个交待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不过是天地间的匆匆过客。如何把握好有限的人生时光,力求让生命的能量得到充分释放、生命的质量变得厚重起来,给自己一个负责任的交待,是个人人都需面对的严肃课题。其一,当把握好每一天。因为人生苦短,所以,每一天都十分珍贵,每一天都应认真把握,每一天都不容虚度。每一天都应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做到位,持之以恒坚持下来,就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人生就可能因此而改变——原本庸常的人生可能变得不寻常起来,进而成就一番事业,人生的厚度和品质因而被改变。从现在开始,从脚下起步,认真过好每一天,认真成就每一天,当为人生致胜之道。
其二,多做或只做有意义的事。不可否认,我们大多成天都在忙着;但事后细细回想,我们所“忙”的内容,在不少的情况下并无多大实际意义,好多事完全可以不去参与、不去搅和。“削去冗繁留清瘦”,是画画儿的技巧,但往大处说来,何尝不是人生智慧。尽可能删除没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多做有积极意义的、有实际价值的、对人生有所积累的事情,假以时日,人生就会因此而变得有些气象了。百年之后,自己可以无憾告别人世,也可为后人留下些念想的谈资。
其三,力求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人在社会中生活,按照社会分工,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工作岗位。本职工作是最值得我们投入全部心力的地方:只有尽力干好本职工作,我们才可能获得我们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没有本职工作岗位,生活就在漂泊中;有本职工作岗位而不在状态,生活就处于跌落中。只有干好本职工作,我们才可能获得“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物质保障”;我们只有在吃饱穿暖后,才可能往更高的目标攀登。只有干好本职工作,我们才可能凭借有限的精力成就一番事业。人的精力有限,人的一生能在一个领域有所建树已属不易,我们不可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东磕西撞。只有选准一个目标,心无旁骛,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发力,才可能打拼出一片江山来;只有尽力干好本职工作,我们的努力,才更符合社会协调运转、快速发展的需要。社会分工,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只有每个岗位都能协调动作,社会这架大机器才能高效运转,所创造出的物质、精神财富才能更多,社会前进的速度才能更快,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才能因此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