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瑞
“充满爱心”是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必备条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教师的真正幸福,因此,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了解每一位学生
只有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才能使以后其他环节的工作顺利开展。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和学生交流,问问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上的疑难困惑;走入他们的感情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询问,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性,家庭教育情况,以便进行协调;同时,还应随时向班主任、其他学科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实施有效的教育作准备。
二、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
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意见想法;教师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个体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意向,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的独特个性及自由、创造和选择,从而尊重信任他们。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尊重和信任对学生传递出期望和要求,远比任何批评训斥都更加有效、更持久、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更能优化师生关系。师生感情相融,能够做到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时,学生就会乐意接受提出的意见和要求,这样就能达到师生关系融洽的效果。
三、热爱每一位学生
鲁迅先生曾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当然,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也不能忽视爱的作用。教师的爱是除母爱以外,世界上又一种神奇而伟大的爱,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架起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教师给学生真挚的爱,学生才能时刻感受到关怀与期待,才能对教师产生依恋和仰慕之情,他们才会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位学生,因为越是贫瘠的土地,越是需要阳光和雨露,应当用赤诚之心去爱每一片绿叶,每一朵鲜花,越是残花越要精心护养。
四、学习每一位学生
教师和学生在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平等的,这就说明教学不仅是学生向教师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向学生讨教的过程。我国古代教育遗产中就有,“教学相长”、“教然后知不足”等主张。师生要相互学习,在教学交往中共同获得知识,陶冶了情操,锻炼了意志,师生得到了共同发展,这无疑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信阳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