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桂 娟

新华社播发的长篇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勾起了河南省作协主席李佩甫对红旗渠的回忆。

“巍巍太行山仿佛又矗立在我眼前,耸立着的仿佛就是一个大写的、昂扬的、顶天立地的‘活’,大活。”书斋里,看着眼前的报纸,李佩甫燃起了一支烟,任激荡的思绪袅袅飞扬。

“上世纪90年代初,我第一次走近太行山。我是平原上长大的,太行山壁立万仞,那挺拔和陡峭,一下子把我镇住了。早年,太行山缺水,一个县的人都困在了‘水’上,修红旗渠,那是为了活。”

李佩甫是河南土生土长的乡土作家,对中原民性、民心熟稔于心,他创作的《羊的门》、《城的灯》、《李氏家族》、《城市白皮书》等长篇小说,对中原文化生态的刻画力透纸背,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华表奖等。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他曾数次到林州采访,先后创作的《难忘岁月——红旗渠故事》、《红旗渠的儿女们》两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每次去林州,去太行山,去看红旗渠,都是一种洗礼。”李佩甫回忆着,“我曾用了整整两天时间,在红旗渠上走了一趟,从山西那边的渠首走到渠尾。走着口渴了,曾到山里的一户人家讨水喝,农家院子里坐着一个剥玉米的老人。老人很热情,却没有站起来,仍坐在那儿剥玉米。他的儿媳妇端出两碗茶水,喝着才发现他少了一条腿。问起,他说:当年修渠,丢在山上了。话语淡淡的。他很安详地坐着,金黄的玉米粒从他的手上流下来……”

李佩甫认为,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战略,要求我们创作生产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党中央对文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非常必要、及时的,也是十分鼓舞人心的。

他说,当代中国作家生逢其时,遇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巨大的变化同时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易使人失迷失重。在这个到处都是物质声音的时代,我们怎么出发?向哪里出发?时代的标尺和旗帜在哪里?

他认为,这篇通讯,从大处落笔,再现了改革开放30年后的红旗渠精神,提炼出的“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当代红旗渠精神,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特别是文章发出为后人保存怎样的精神食粮的追问,更是耐人寻味。

“中国文学正处在一个网络化、商品化时期,也是全民写作的时期。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对生活的见解和认识,一定程度上、一定意义上强化了文学的多元形态。”

“多元化是好事,全民写作本也是好事,但文学一旦失去了应有的水准和品格,失去了应有的境界和探索精神,失去了文学语言应有的思想性和想象力,其结果必然是庸俗化的泛滥。”他说,“没有道德水准的社会生活是可怕的,没有精神语言指向的文学也是可怕的。”

“文学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凝固剂,是民族灵魂的铸造剂。文学工作者应该也必须拿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来鼓舞人、影响人。”

“红旗渠,是人类在特殊年代里用双手书写在大地上的一座丰碑,丰碑上有4个字:生生不息。”李佩甫说,“红旗渠精神等中华优秀文化,为文学工作者提供了不竭源泉和精神动力,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回望,有责任坚守,更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世代传承。”

(新华社郑州10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