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 超
中原经济区明确了五个战略定位,其中之一就是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如何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崭新的课题。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坚实的现实支撑,站位很高,意义重大。其现实意义在于可以增强我们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历史感、责任感、使命感、文化感和品牌感。中原崛起,文化先行。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不仅在于经济的发展,也在于文化的振兴。文化的振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复古,而是对华夏历史的传承、文明的创新。这是传承创新区建设传递给我们的理念导向。
传承文明,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河南又称“中原”,华夏文明博大精深,这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财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使之代代相传。传承首先要保护,保护是第一位的;同时也应看到,“原封不动的保护”,不是保护的理想选择;“在利用中加以保护”,才是可行的保护模式。合理利用有利于更好地保护,通过科学利用可以凸显保护的意义。在交换的经济中,价值总是通过交换来实现的。如果没有了交换,文化遗产的价值就无从体现,“遗产”也就变成了“遗物”,这显然不是建设传承创新区的本意。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使之成为处于快速变换时代的人们的精神家园,文明的展示就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和精神消费需求,对文化遗产的管理势必涉及经济性的利用和经营管理的问题。比如,遗产旅游问题等等,这是文博工作不可回避和应当注意的问题。
文明的时间轴由三点构成——过去、现在和未来。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讨论属于技术层面的,回归到文明的时间轴上来看问题,对应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维度,我们对文化遗产的深层次认识应该是保护、利用和发展。如果只提倡保护而反对利用,那就是奢侈的代际公平和歧视的代内公平;如果只是保护和利用而没有发展,那么我们这个时代就将在历史长河中缺失自己的位置。
历史文明是先人创造的,文化遗产是祖宗留下的,当代的历史责任何在?不能只保留文明的碎片,而我们能够创造和留给子孙后代什么样的文明?历史积淀现在,现在决定未来。我们不仅要保留过去,更要创造未来,在一定意义上,创造未来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创造未来文化遗产”的全新理念。文明不仅是“过去献给现在和未来的礼物”,还应是“现在献给未来的礼物”。从时间跨度上延伸到当代,这一理念使得文明传承的精神不再囿于保护的层面,而是更为积极地站在发展的高度,倡导华夏文明不仅是“历史留下的”,还应是“留下的历史”。通过传承创新,创造能够体现当代特色和创新能力、并能作为人类文明延续的实证符号,开辟一条文明发展的新路径,推动当代和谐社会建设,为后世留下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文明。
(作者单位:信阳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