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霍小光 华春雨 黄小希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群众,是新闻工作者毕生学习的最好老师。

自8月份以来, 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大批新闻工作者走出机关大院,走向田间地头,来到学校厂矿,深入基层连队,远涉边疆山寨,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盼,反映他们的所求所愿。一篇篇生动清新的文字稿件,一幅幅别开生面的新闻照片,一段段引人入胜的广播电视节目,记录着社会变迁,讴歌了群众创造,反映出时代风貌,回应了社会关切,人民群众拍手叫好。

一头汗两腿泥 拉近与群众距离

“迎着清晨的海风,33岁的民警村官黎屹松走进澫尾村的大街小巷,开始了一天的巡逻工作。”——8月24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的一篇报道,开头这样写道。

这条新闻的主角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基层民警。现在,像这样来自最基层、聚焦寻常人、书写平民事的鲜活新闻在中国媒体上处处可见。

选择新闻工作者这一职业,意味着选择做一个不知疲倦的行者,在人民群众中、在各行各业中行走、倾听、记录。但新闻媒体上也不时能见到一些脱离群众、远离实际的报道,究其根源,是因为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久处高楼大院、陷于文山会海,手不离鼠标键盘、脚不沾基层泥土。

8月9日,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联合召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部署会议,向全国新闻工作者发出了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的号召。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不朽的名篇来源于火热的生活。

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和编辑走向基层、融入群众。他们带着思想走,怀着感情转,迎着问题改。“一头汗两腿泥”方能写出属于时代的好作品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共同崇尚的信条。

活动中,从中央到各地的新闻媒体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及时召开动员会议、传达部署中央精神,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报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纷纷开辟专栏、专题、专版,推出记者采自基层、发自现场的新闻报道。各地党委宣传部门十分注重活动的广泛性,做到全员参与、全面推进、不留空白,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均纳入活动范围,并延伸到期刊社和出版社。

活动中,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赴基层采访,给广大采编人员做出表率。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曼丽说,透过他们采写的新闻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些已经走上领导岗位的老记者、老编辑,他们的功力与文采不逊当年,他们对于新闻的敏锐洞察和深入开掘更是令人赞叹。更为可贵的是,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年轻一代传递着党的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活动中,一大批中青年编辑记者深入群众接受教育,在基层汲取养料。8月初,中宣部、全国三教办组织18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近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采访。短短几天时间,他们认识了许多平生头一回见到的农作物,第一次下地除草、松土、拉枝、摘菜、种树、砍柴。通过体验生活和调查研究,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当前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也发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写出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在延安新闻纪念馆,大家在新闻前辈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握紧右拳,庄严宣誓:“继承和发扬党的革命传统……努力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闻工作者。”

与群众近些再近些 为百姓排忧解难

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农业局局长孙晓宏的手机号码,最近成了“土豆热线”。自中央电视台在“走转改”活动中挖掘并报道出达茂旗土豆大丰收却遭遇销售难的新闻,并公布了孙晓宏的手机号码后,各地商贩纷纷打电话咨询。最多时,孙晓宏一天接到上千个电话。一篇新闻报道打开了达茂旗土豆的销路。

报道要上去,记者要下去。在“走转改”活动中,许多编辑记者一边深入采访抓新闻“活鱼”,一边满腔热情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新闻报道权、舆论监督权用到为百姓造福上。

走基层是一次行动,更高扬起一个宗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人民日报记者实地探访世界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气象站,采写刊发的新闻报道受到中国气象局领导重视,使气象站面临的工作生活困难得到解决。在浙江,当地记者深入丽水、台州、温州等地,为村民解决了引水工程选址等实际问题。在安徽,省广电媒体通过节目帮助贫困生募集捐款圆大学梦;为乡村学校提供图书、器材、课桌椅等捐助;为百姓提供法律援助。在湖南,多家媒体联合推出支持革命老区炎陵果农爱心助学行动,短短36小时,义卖黄桃2万斤,筹集助学资金24万余元。在福建,有的媒体通过报道促使当地解决农村水源污染问题,有的促成了对贫困地区的定点帮扶,还有的使一些市民遇到的户口迁移难题得到解决。在甘肃,走基层的记者帮助失去亲人的舟曲灾区群众到兰州看病、租房、找工作,灾区人民则给新闻媒体送来写有“心系灾民、无私帮助”的锦旗,表达他们的感谢之意。

走基层是一次出发,也是一种追求,为民排忧解难的追求——

8岁的包媛媛是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西二镇海泊村海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一个月前,这个一度担心“要是连破教室都没有了,我们到哪里去上课”的孩子高兴地得知,学校已被鉴定为危房的校舍很快将拆除重建,明年春天她就可以搬进新教室了。推动这个问题顺利解决的,是新华社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播发的一篇稿件——《一位乡村小学校长的困惑》。这篇反映海泊小学校舍安全问题的稿件引起云南省红河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决定按标准化学校的要求对这所小学进行重建。

同样令人欣慰的,还有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黄建爽小朋友在新闻媒体的帮助下得到免费医疗救治的消息。9月下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织了“情牵大乌蒙”专题报道,记者深入条件艰苦的贵州乌蒙山区采访。在毕节织金县熊家场乡,4岁的小建爽牵动着大家的心。父亲长期在外地打工,他和哥哥姐姐都由外婆抚养。家里维持生活已很困难,根本无力为他求医治病。记者采访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联系了湖北武汉的一家医院,免费为小建爽进行治疗。

走基层是一项要求,更担当起一份责任,弘扬正气的责任——

云南春城晚报记者深入禄劝贫困山区,报道贫困学生真实生活状况,引起省内外很多读者的关注。宁波一位9岁孩子的母亲看到这些报道,得知与自己孩子同龄的山区小学生面临的现实困难,毅然决定向禄劝山区汤德小学捐赠两年的免费午餐。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深入甘肃中东部的镇原县,与贫困学生结对子,并通过新闻报道和微博,唤起了更多人对贫困学生的资助。第四军医大学一位医生看了报道后表示,愿意为因股骨头坏死致残的贫困生张成涛复诊,希望通过自己的帮助让小成涛站起来……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中央和地方的新闻媒体纷纷提出了“每位编辑记者至少要做到参与一项基层重点工作、交一个基层朋友、帮助解决一个基层实际问题”的要求。一组组新闻报道带着泥土的芬芳,侵染着生活的气息,从四面八方传递出百姓心中的热切期盼。把开展新闻报道与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通达社情民意有机结合起来,在“走转改”中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已经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引以自豪的事情。

传承优良传统 续写锦绣文章

以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享誉全国的新闻界前辈穆青,一生六访兰考、七下扶沟、九进辉县、四访宁陵、两上红旗渠,写出的作品深深印刻在几代读者的心灵深处。他曾饱含深情地说,“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也不能离开人民”,“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身体力行“勿忘人民”的铮铮誓言,为后来者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我国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认为,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新闻工作,新闻媒体在党的领导下成为密切联系群众、宣传方针政策的桥梁纽带。“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对我国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尤其对年轻记者拉近与群众距离、找回清新务实文风大有裨益。

8月24日,光明日报社组织了一场掌声伴着泪水的座谈会。6位青年编辑记者与大家分享了不久前他们到延安采访的经历和感受。编辑张璋动情地说,得知去延安采写的报道发表后,被当地村民读了又读、看了又看,那一刻,终于明白了以后应该写怎样的文章,去回馈他们,去反映他们的生活,去表达他们的心声。

郑州铁路局孔庄车站地处太行山深处。工人日报记者在这里蹲点采访,把车站19名职工忠于职守,确保10473天安全运行的事迹写得生动鲜活、丰满感人。记者张菁说,若不是这次走基层活动,或许我永远都不会知道,在大山和峡谷中有这样一个铁路小站,有这样一群铁路职工,他们从事着单调的工作,却展示出工人阶级最朴实的精神状态。

像张璋、张菁一样,一大批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在“走转改”活动中被热火朝天的生活所感染,为普通的中国人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的品格所感动。他们的心灵受到洗礼,他们的职业水准得到提升。

经济日报记者王伟在河南记者站工作,他以前报道过河南农民去新疆采棉花打工的情况。这一次不同的是,他和农民一起坐了两天一宿的火车来到新疆,并在那里与他们同吃同住。“从最初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登上火车,到随着采访的深入与摘棉工们打成一片,再到离开时的依依不舍,采访对象也由开始时的抵触、躲避、应付,到后来主动找我聊天说心里话,这份情感的培养和交流,让人难以忘怀。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神圣。”杜曼是广东电视台记者,她通宵在地铁隧道内采访检修工人的工作,深切认识到,把新闻触角伸向普通观众不易触及的地方,把百姓身边事和心里话报道出来,是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也应是新闻人的工作常态。上海《青年报》记者严柳晴说,在基层看到了真实的生活,体味到了甜酸苦辣,这让我们在写稿件时能够避免浮夸,多些平实。

走群众路线 让新风扑面

走出真情实感,转出踏实求真,改出清新朴实。随着“走转改”活动持续深入进行,人们欣喜地发现,报纸、电视、广播中,群众的语言多了,身边的人和事多了,基层真实的情况多了。

河北省武安市河西村曾是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的驻地。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在革命斗争和解放区建设中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今年83岁的张山林老人谈起这次“走转改”激动地说,这项活动太好了,原来的作风一点一点回来了!同样年逾八旬的昆明市民周意训给云南省委宣传部写信,称赞“走转改”活动“深得民心”。新疆吉木乃县县委书记刘新利说,看了最近媒体的报道,感觉空话套话少了,文风越来越清新自然了。

网友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人民网网友“蕉岭县晋元中学李思超”说,最美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这些报道让我们觉得媒体离百姓更近了。网友“渭水河”认为,百姓生活不光是喜事和好事,还有忧愁和悲伤,“走转改”活动要落到实处,媒体要多反映普通群众的利益需求,更好地服务人民。

一些专家学者和新闻界前辈对“走转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深入阐述了其理论与现实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认为,新闻传播工作本质上也是群众工作,是党的整个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显著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品格。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说,“走转改”活动是深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大举措。一些资深新闻工作者提出,只有沉下身心、走进基层,在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中把握时代脉搏、感悟生活真谛,才能不断采写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闻佳作。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集中起来就是要回答好、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这场始于新闻战线的“走转改”活动正以破竹之势向文化艺术、社会科学以及其他众多领域延伸,使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期深化传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将“走转改”活动引入科研人员队伍,以党支部为单位围绕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在科研工作中如何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如何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多做贡献等开展交流研讨。他们还组织实施“书记所长抓学风”专项管理,着力解决重数量轻质量、急功近利等学风浮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认为,现在开展“走转改”活动正当其时。“这对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良好的学风,进一步做好科研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

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10月13日联合举行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座谈会。与会者提出,文艺评论要始终追求真理的科学阐释,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近期一场有关“走转改”活动的主题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认为,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文艺批评、文艺工作也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曾创作出《常回家看看》《中国娃》等脍炙人口歌曲的戚建波深有感触地说,“从事音乐创作尤其是写歌,怎么写只是技术问题;而写什么、依靠谁去写,则是一个找准‘我是谁’的角色定位和‘为了谁’的落脚点的问题。”

当前,这场热气腾腾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向纵深推进。中央和地方各个新闻媒体都在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经验,重点在建立长效机制上想办法、出举措、见成效,使“走转改”成为每一名新闻工作者贯穿终生的一课,让基层意识、群众观点融入血液,成为始终坚守的价值理念。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