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农科所所长 郭 祯

基层农科院所的战略地位

农业的地域性和层次性是基层农科院所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基层农科院所具有鲜明的生态区位优势和技术产品特色,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前沿阵地,是国家控制农业经济命脉的重要一环。科技创新伟大力量的最深厚根源存在于基层之中。回顾中国主要农作物育种的历史,可以发现,在过去推广的优良品种中,由农科所育成的占60%至70%。全国农业科技类一、二等科技进步奖,大部分的第一完成单位是地、市级农科所。农科所是一支能战斗、有贡献的科研队伍,是地方农业应用技术的生产主体,是我国农业科研战线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用一部基层农业科研史就是半部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史来概括和评价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在中国农业科研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既是回溯历史长河思考得出的结论,也是立足现实视角透视得出的结论。

基层农科院所的历史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信阳农科系统在促进科技进步方面为信阳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是支撑了信阳农业的起步。高秆变矮秆、化学工业技术的发展、耕作制度的变革、良种培育与杂种优势的利用,有效地推动了农业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二是促进了地方农业的进步。20世纪60年代以来,信阳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基本解决了信阳的粮食问题。三是主导了农业科技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信阳稻区以解决技术瓶颈为主题,以推动良种更新为主线,稻作生产走过了四大发展阶段,单产从新中国成立前75公斤/亩,增加到2008年的609.4公斤/亩。四是将引领信阳农业的未来。2006年以来,超级杂交稻大面积推广,带动了信阳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用不到河南省8%的耕地生产出超出全省10%粮食。信阳提出了到2020年,全年粮食平均单产达到950公斤/亩的奋斗目标。大力研发超级稻等现代农业科技,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选择。

基层农科院所的重要价值

基层农科院所是国家农业科技事业的重要部分。以资源、生态区域性为基础的农业科研地域性特点,决定了地、市级农科院所的存在意义。基层农科院所在性质上是地方公益类、非营利性、农业应用技术科研事业机构,在功能上主要开展技术研发、试验示范、转化推广和传播扩散活动,在角色上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桥头堡,是当地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价值上是促进农业科技繁荣的战略资源,推动区域农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保障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动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力支撑。可以说,基层科研工作搞好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各项工作也就落到实处了。在新形势下,重视基层科研工作,发挥基层院所作用,对于开创农业科研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