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潮

开学伊始,央视《焦点访谈》连续两天炮轰中小学教辅乱象,指出一些本该负有监管职责的地方教育部门,反而成了违规的主体,并揭出了隐藏在教辅乱象背后的利益链,称发行环节的利润,最高可达书价近一半,而各个地市县区教育局也参与分享高额利润,名义上是所谓发行“宣传费”“研讨费”,实际上就是回扣。

“新三座大山”——教育、医疗、住房,早已成百姓不可承受之重。这三座大山本不必然成其为“大”的,房价有巨大泡沫,医药有巨额回扣,而现在曝出的教辅书背后的黑色利益链,便仿佛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教育行政部门参与剥削中小学生的肮脏勾当,往小处说,叫一时腐败,往大处说,则是流毒千年。教育局作为教辅这个利益链上的重要获利方,相关领导每年可“被赞助”定期到国内外考察旅游,普通职员也因单位的小金库充实,可以“被奖励”到好几万福利,与之相对的,则是中小学生“被指定”教辅书目,家长们“被缴纳”十倍于教材费的教辅资料费。本该担负起监管职责的教育部门,带头伸出了黑手。

比如一本全省统一“自愿征订”的教辅用书,如果某校的学生普遍觉得不适合自己,那么它的利用率可想而知了。面对这样一本没用的书,学生心里会怎么想?你让学生“被自愿”购买一本书,学生就会自愿拒绝你讲的仁义道德。

按中国人民大学周孝正教授的说法,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个人诚信这三方面的社会诚信中,政务诚信起到了主导作用,因为政府既是社会信用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护者,又是公共信用的示范者。教育行政部门这“示范者”若带头掉在钱眼里,则不只是腐化了现在的诚信体系,还会影响将来社会的道德基石。

教育部门权力自肥现象当然不只是教辅书回扣这一桩,教育资源稀缺可谋利,教育资源丰富更可谋利。遏止教辅乱象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说应该把教材和教辅的出版发行权收归国有,有人则说应该把教材和教辅的采购业务彻底推向市场。前一种垄断,后一种自由,各有利弊,但无论是哪一种,在有应试需求的前提下,教育行政部门的防腐能力有多强,都至关重要。

(据《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