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冰

当前,新闻战线正在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新闻界同行们此时此刻的心情正可用一句古诗来形容:“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大家渴望着到基层的广阔天地去纵横驰骋,到工矿企业去探寻“中国制造”的奥秘,到乡镇农村去解码“和谐社会”的基因,到产学研基地去倾听“科教兴国”的脉动,为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传播力、影响力做出新的贡献。

网络时代,编辑记者更要接“地气”。处在信息时代,我们当然要充分利用网上海量信息的优势,兼收并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论网上信息多么丰富,都代替不了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只有到了基层,才能闻到大地的泥土味,才能听到百姓的心里话,才能在感情上与民众贴得更近。只有接“地气”,才会冒“热气”,写出有灵气、有生气、有才气、带着泪珠和露珠、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新闻作品。我们应当进一步发扬“靠双脚跑新闻”的精神,走进群众实际生活,走进群众心灵世界,在生动的实践中体察伟大时代的变迁,在坚实的土地上接通新闻事业的“地气”。

新闻报道,要散发“乡土气”。贴近基层实际的新闻报道,是真实可信的作品;充满“乡土气”的语言文字,会有家书般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真实是靠细节和现场说话的,“乡土气”是要身临其境才能捕捉到的。为此,就要迈开双腿,走进普通人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忧,分享他们的欢笑,用带着自己情感体温的作品感染受众。

打造精品,必须依托基层这个“富矿”。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仅有宏大叙事、浅层描述,并不能全方位满足他们的需求,还要有真实的事例、生动的场景和鲜活的语言。基层有编辑记者取之不尽的宝藏,是精品迭出的不竭源泉。在这座“富矿”里开掘得越深,越有可能挖出五彩斑斓的宝石。

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最锻炼人的舞台在基层。基层蕴藏着最鲜活、最生动的新闻资源,到了基层,就有了报道的素材,就有了思想的火花,就有了写不完的故事。不下基层不行,下了基层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也不行,只有到了“深水区”,才能抓到“大活鱼”。让我们走出高楼大厦,到改革开放前沿去,到普通民众中间去,挖掘现实素材,采写现场报道,以敏锐的时代眼光提炼报道主题,以深厚的生活积淀丰富报道内涵,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公信力、吸引力、感染力,书写这个时代最动人的篇章。(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