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苏良博 吴正宇)近年来,光山县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乡面貌不断改观,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一件件的利民之举,一项项的惠民工程,让光山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幸福的笑容绽放在每一个光山人的脸上。
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首先要让人民富起来。近年来,光山县不断强化政策落实,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该县结合新农村建设,优化整合社会办学力量,突出服务,强化培训,形成了一条广培训、重考核、严发证、宽输出、促就业的路子。目前,全县各类正规办学机构已有15所,培训范围涉及11个行业,23个种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功能,举办“春风行动”、“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大中专毕业招聘周”等专场招聘会促进就业。实施“造就百名小老板,带动千人再就业”行动,加大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力度,争取并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445万元,支持23名就业人员再创业,并扶持7家民营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300余人。
“十一五”期间,该县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0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9万人,6.3万贫困人口脱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924元、5287元,年均增长14.5%和14.3%。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民力。近年来,光山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和谐度也在不断升华。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全县共有城市低保9685人,占城市人口总数的9%;共有农村低保33979人,占全县农业人口总数的4.5%。新农保试点扩面。目前,该县有75个新农保示范村,惠及农民83869人,参保率为93.1%。农村五保供养保障有力,全县已建成县乡村三级敬老院79所,集中供养对象3987人,五保集中供养率达45.6%。全年累计发放救助资金368.3万元,救助受灾群众10万人(次)。如今,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其他专项救助机制为补充的多领域、广覆盖的城乡立体化救助体系在该县已基本形成。
为了让城乡居民共享便利的公共服务,该县倾力打造30分钟生活圈,已有73个示范村逐步建立起集管理、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治安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全覆盖。
“十一五”期间,该县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00多公里,改造危桥14座;建立了以县文化中心,文化馆为龙头,以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为载体,以66个农家书屋和325个农村文化服务站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率从76%提高到95%,有线电视年均增长10.2%;全县306个村级卫生室全部投入使用,初步实现了“农民小病不出村”的目标。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及城乡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农村与城市的距离不断拉近,幸福的阳光洒满了光山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