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富

把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又把产品优势变成品牌优势,最终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产业,撑起信阳旅游经济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片蓝天。这一片蓝天的撑起,是我市树立旅游立市发展战略的结果,是不断开发、培育红色旅游产品和品牌的结果。

信阳境内有全国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首府所在地、大别山红旗不倒中心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落脚地;留下了革命纪念地和革命历史遗址多达479处、各级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178处,诞生了众多共和国开国名将,造就了许多影响深远、感人至深的红色经典;打造出“苏区首府”、“将军故里”、“千里跃进”、“江淮抗战”四大红色旅游品牌。仅2010年,全市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616.88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15.42亿元……“红军摇篮、红旗不倒、红色经典、红色文化”,在灿烂的红色中,走出了一条红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看到这些数据,笔者不仅为我市拥有红色历史、红色资源喝彩,而且为红色旅游产品的综合开发和红色品牌的培育喝彩!随着“红色风暴”席卷全国,喝彩声也随之在华夏大地响起!而支撑“喝彩”的关键,是我市对红色旅游产品的全方位开发和红色旅游品牌的精心打造。这种开发和打造,是需要勇气、智慧和开拓精神的。因为,红色资源既是一种历史文化资源,更是一种政治文化和社会文化资源,如何把这种特殊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经济文化资源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使之成为一种形象的先进性文化,更使之转化为一种可“再生”的经济文化资源、文化产品、文化品牌,从而让红色资源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文发展的重要引擎。这是一个重大的思想和实践课题,信阳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无论是创新方式,开创旅游产业多元化、旅游产品多样化格局,还是整合各类资源,打好品牌基础,抑或以品牌树立形象、以品牌开拓市场,信阳都做得有声有色、有板有眼、品质上乘。这是一种观念的转变和思想的解放,也是勇气的开拓和智慧的结晶。其具体表现是,把红色资源和红色旅游当做一种产业来做,而作为产业,则产品是躯体,推介是途径,品牌是灵魂。在产品与品牌的组合关系中,我市即把握住了品牌这个“灵魂”,紧紧围绕“同一座山”、“同一个主题”、“同一个口号”、“同一首歌”、“同一个形象标识”、“同一个网站”这个核心,做实、做精;又把握住了产品这个“躯体”,紧紧围绕红色资源的地方特色,进行相关产品的全方位开发,并将其做细、做活,从而让我市的红色资源在多样的产品中焕发光彩,在统一的品牌中展示形象。

妙哉,信阳的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