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是新四军五师的摇篮 在抗日战争时期,信阳人民参加新四军部队的在两万人以上。其中1939年6月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建军时,所辖的7个团队中就有3个团队是豫南抗日武装组建;1941年豫鄂挺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五师时,豫南抗日根据地掀起参军热潮,参军青年5000多人,占当时新四军五师总人数1.5万余人的1/3;1943年春的“淮南扩军”中,又有8000多名豫南子弟踊跃参军,使新四军五师的9个主力团都补充了1/3的新兵。

全国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 抗日战争胜利时,豫鄂边抗日根据地发展到跨越鄂、豫、皖、湘、赣5省交界的广阔区域,面积达9万平方公里,人口1300多万,建立了8个专区和11个行政中心县、66个党政军组织齐全的县级政权,成为全国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

中共豫鄂边区党委扩大会议 1944年6月23日,刘少奇、陈毅发电文指示豫鄂边区党委和新四军五师:当前形势下,新四军五师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五师今后发展方向,应该确定向河南发展,完成绾毂中原的战略任务”。7月1日,中共豫鄂边区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讨论中共中央和华中局关于发展河南,完成绾毂中原战略任务的指示。决定派兵河南,发展河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抽调淮南支队3个连、独立二十五团4个连和十三旅三十八团第三营共1200余人,组成豫南游击兵团,任命黄林为兵团指挥长,以淮南根据地为前进阵地,经平汉路东敌占区之信(阳)、正(阳)、确(山)交界的走廊地带,前进至舞阳,建立与中央的联络点,迎接八路军南下。为了使党中央赋予“发展河南、绾毂中原”的战略任务顺利完成,李先念亲自在白果树湾向进军河南的干部进行了战斗动员和工作部署。

中共豫南(河南)工委 1944年7月,中共豫南工委建立,黄林任书记,直属豫鄂区党委领导。在发展河南进程中,先后建立汝(南)上(蔡)遂(平)、确(山)泌(阳)桐(柏)、信(阳)确(山)桐(柏)及泌阳等县党政军组织。11月,鄂豫皖湘赣边区党委(原豫鄂边区党委)决定,将中共豫南工委改建为中共河南工委,任质斌任书记。

(未完待续)

(本文由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