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曹新俊)为促进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关于信阳市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审查报告》和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对市政府办理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主席团确定的补齐公务员津补贴工作落实情况的审议意见》的办理工作,7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铁璜、副主任李军带领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前往罗山县进行调研,并召开汇报会,听取了罗山县、平桥区、浉河区有关工作汇报。

在听取罗山县、平桥区、浉河区工作汇报和了解商城县、潢川县调研情况后,姚铁璜对各县(区)财税工作给予了肯定。他指出,调整公务员津补贴及离退休人员实际津补贴工作是今年人代会的重要决定。今年,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主席团会议确定的补齐公务员津补贴的要求,是全市人大代表的共同心愿,代表着全市人民的意愿。

姚铁璜指出,补齐公务员津补贴条件基本成熟。一是上级有政策。依照《河南省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方案》的规定,各省辖市2009年年底要全面落实公务员津补贴工作。由于当时我市市、县两级财力困难,没能全部落实。因此,省有关部门要求,今年7月1日后要按新规定落实。二是群众有要求。目前通胀压力在逐步加重,老百姓消费能力在逐步下降,加上广大普通公务员家庭成员多,生活受到影响。三是我们有能力。2011年1月至5月,市本级财力新增较大,补齐市直公务员地方津补贴仅占其中一部分,各县(区)新增财力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因此,市人大有信心推动这项工作。

姚铁璜强调,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积极落实公务员津补贴工作。落实好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要按照“按时、足额、全面”的要求,把这件事作为人大、政府、人事系统的重要工作办好办实。一是正确理解,努力贯彻“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的财政工作方针。财政工作不仅担负经济责任,同时也担负政治责任。因此,要处理好“吃饭”与建设的关系,市、县两级政府要把财力的重要保障方向放在优先解决公务员津补贴的工作上。二是正确处理“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之间的关系。“三保”是国家财政工作的三个重点,公务员群体也是工薪阶层的一部分,公务员的生活本身也是民生问题,绝对不能以领导干部的生活水平去衡量普通公务员的生活水平。三是深刻领会上级关于公务员工资政策的导向含义,积极承担财政责任,做人民的诚信政府。四是挖掘现有财力,积极调整支出结构。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回报率低、缺乏前景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能取消的取消,能缓建的推迟建设,确保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得到落实。五是研究政策在可能的情况下,积极争取上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减轻相关县(区)负担。各县(区)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要认真收集信息,充分研究和用好、用足相关政策,争取上级转移支付。

会上,李军对落实公务员津补贴工作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