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英雄山公园。汪 洋 摄

□夏宗明 虞 静 钱洪波 冯德平

环境是一个城市最亮丽的名片。新县在全国文明县城创建过程中,高举“优化环境”大旗,以创建为抓手,着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让文明之光普照红城大地,让文明之花在百姓心间绽放。

政务环境是政府形象的体现,新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率先在全市成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采取“一门受理,一厅办公,一口收费,一次办结”的方法,20多个公开办事大厅遍布城乡;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无偿代办制等掷地有声;政务公开栏、政府信息网、“县长信箱”、“县长热线”,架起干群之间座座“连心桥”,群众对政风行风满意率在96%以上。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新县以“五五普法”为重点,以法制教育“六进”活动为抓手,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全县法制教育普及率达95%。干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平安建设目标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两抢一盗”、打黑除恶、扫黄打非等专项斗争重拳出击,公众安全指数节节攀升,群众对政法机关执法满意率在96%以上;该县连续18年无赴市以上集体上访,是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河南省治安模范县,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保证。该县“百城万店无假货”、“诚实守信我先行”和“文明企业”、“文明信用户”等文明创建活动如火如荼,清理规范行政许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市场环境风清气正。以“服务零距离”为目标,为企业排忧解难;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破解企业融资瓶颈;制定“25天宁静日制度”,严防“四乱”发生;所有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一条龙服务。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62家,实现增加值12.5亿元。

青山绿水,文化为魂。在新县,大别山文化艺术交流中心,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0个村级文化大院、36个民间艺术团体编织成一张脉络清晰的文化网;“舞台艺术送农民”、“欢乐新县”各项活动此起彼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首个“民歌采风基地”在新县挂牌,新县民歌走进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顺利通过省级文化建设先进县复检;党员先锋岗、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立业示范岗的先锋模范作用凸显;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顺利发展,提前4年在全省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功争创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全县干群斗志昂扬,积极向上。

新县把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任务,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19%,人均公共绿地13.7平方米。全县创建省、市级生态文明村31个,省、市级卫生村62个,所有乡镇全部创建成为省级生态乡镇和卫生乡镇,吴陈河镇成功创建全市首个国家卫生乡镇,全国首批、全市唯一的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花落新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绿色能源示范县等10多块国家级奖牌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

文明创建,旨在为民。新县及时启动县医院综合病房楼建设项目,全县169个村卫生室全部投入使用,并对所有村医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夯实医疗卫生基础。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该县完成艾洼、红星街棚户区改造2万余平方米。该县实施流动人口双向管理,连续三年保持了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新建、改建乡镇敬老院5所,全县五保集中供养率达45.3%,新农合参合率达96.1%,各类保障资金及时足额兑现。该县成功争取全国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县,全县28万农民基本实现老有所养。

办事方便了、小区漂亮了、闯红灯的少了、农贸市场干净了……新县市民正从日常生活中真切地感受着文明创建带来的生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