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利用休息时间,专门去了一趟刚建成的城市公园,想在那儿感受一下新城市的味道。

公园不大,但非常完美。小山、人工湖和灰式建筑都十分和谐,那种巧妙的设计如果不去仔细辨别,是分不清原始状态或人工雕琢的。我先是在曲径通幽的小路上漫步,随即来到人工湖边水泥柱面铺设的木条上。稍作休息后,顿感身心十分惬意和舒适。接着就沿湖边的柏油路往前走,偶尔还看到三两个民工对未完工的地段进行培土或栽花。再往前走时,就来到树山和花丛旁。突然,我看到了一片竹,于是我赶紧走过去,对着竹仔细地端详起来。

竹与我是有着深厚情感的,不仅仅是因为竹是乡下的物品,我是乡下的元素。更主要的是我在竹的身边长大,我的骨子里也渗透了许多竹的本质。

在童年时,我家门口有一片很大的竹林。结果,我的生活就和竹联系在一起了。一个竹篮两头用绳子系在竹上之后,我就在竹的中间荡起了秋千,那样既节省了摇篮,又免去了人为的照看。虽然那种单一和无趣是伴着竹的生长而长大的,但也能了却父母把我锁在屋里的孤独和惧怕。

当我能自由地攀爬于竹子中间的时候,我与竹就更加亲密了。每次我放学之后,都会去看竹、抚摸竹的,有时还让竹成为我的左膀右臂。无论是捕捉蜻蜓或蝉时用的长竿,还是钓黄鳝时用的竿勾,都需要竹来完成。然后,用竹篓背着战利品回家时,那种喜悦是会和竹一起分享的。

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端午节的到来,在乡下是很看重传统的节日,有端午大似年的说法。节日的前几天,母亲总会交给自己一项任务的,那就是去摘一些又大又好的竹叶,然后母亲把竹叶洗净,包上糯米和平时都不舍不得吃的红枣等,在端午节那天让全家人美美地吃上一顿大餐。

当口中留有余香的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兴奋会持续好长一阵子。

就是那种劲的驱使,让我最后走进了省城的学府。不过那片竹林也没有闲着,它们成了父亲手上的产品,变成了竹篮、竹席和竹椅等。是它们支撑着我的学费,伴我完成了所有的学业。

后来,在城市居住下来的我,总觉得缺少点东西,思来想去,最终想起那就是竹。这也让我产生了很多的无奈,我知道那些竹只能生长在乡下,是不能走进城市里的,因为它们是连片的生长,需要很多的土地,更多的容纳。所以,我对竹的思念,只停留在想象和诗歌里,那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话语总是萦绕在脑海的深处。但我对竹的向往,不是为了处之高雅,而仅仅是对竹的思念。当我随意翻出“修修梢出类,辞卑不肯丛。有节天容直,无心道与空。”和“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的诗句时,思想也就多了许多的感慨。

前两年,我和单位的同事一起去深山区调查一个项目。结果,那好客的老乡临走时拉着我们的手说:“我没有什么好东西给你们留作纪念,就带上些竹笋吧!”说完就提着篮子把路边或长不成形的竹笋踢掉,说是让我们带回去尝尝鲜。由于盛情难却,我们就收下了他的厚意。不过我的那几个竹笋没吃,一直在那做着思念的标本。

回想起竹的时候,自然就想起它的形态来。那种节节攀高的长势和常年葱翠的生命,总能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它的青绿、高洁和坚韧。难怪有许多诗人和画家以竹为题,写诗绘画。也有很多的文人以竹自居、自誉和相伴。不过,竹的另一个特点更让人回味。它们都是根生的,有根才会生长,无根就不会发芽。它们不仅连着片,而且连着共同的血脉。

现在想想,竹走进城市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需要。因为,它们会给城市带来一种气质和补充。所以相信它会和城市一道同呼吸共命运的。

看着眼前的这片竹,或许就是一个例证。它已经走进城市的序列,走进了我的视线。当我面对这片竹时,就倍感亲切,那种程度,有如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