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绪友

加快领导方式转变、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十八谈”之信阳篇《在“做”上下真功》见报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所言内容字字在理,真实全面、铿锵有力,看了后让人觉得神清气爽、激情澎湃、干劲倍增。作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商务人,就是要“坚守说了就做、做就做好的信念”,就是要找准定位、干什么、怎么干、干得好。

“做”是决策的归宿,也是决策的生命力所在。

“做”是面对困难的一种态度,是对信心与意志最生动的检验。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时,对我市外贸、投资、就业、消费等领域构成局部冲击。困难面前,态度决定出路,信心重于黄金。而“做”正是攻克这些困难所应具备的正确态度、坚定意志和必不可少的行动,也只有“做”,才能把不畏艰难的信心和勇气转化成追赶跨越的实际成果。近年来,全市商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倾全力组织开展大招商,积极搞活流通、扩大消费需求,超额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2010年,全市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增幅,在全省省辖市中位列第一,外贸出口突破1亿美元大关,引进省外资金增幅在全省省辖市中位列第二。“做”让我们走出了危机,“做”让我市荣获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和对外贸易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历史的总结,也是现实的昭示。

“十二五”期间,我市争当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支撑点、区域增长极和试验区,蓝图已经绘就,机遇稍纵即逝,商务工作要实现新跨越,仍然必须突出“做”,而且还必须“做好”。

目前我市与兄弟省辖市竞相发展的态势相比,开放型经济的总量还不够大,质量还不够高。开放领域有待拓展,产业配套仍需提升,投资环境还要优化;外贸依存度低,出口商品层次不高,结构调整任务艰巨;招商引资好项目、大项目少,高新技术和服务业项目少。市场体系仍需完善,搞活流通任重道远。商务综合行政执法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问题找出来了,如何解决,唯一办法就是“做”。“功崇唯志,业广唯勤”,再好的思路,没有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做支撑,只能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

“做”是个艰苦的过程,既体现着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又体现着工作作风,是一门富有智慧的领导艺术,一个检验干部执政能力的生动课堂。

时间不等人,从现在起到年底,更是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必须一天当做两天甚至三天来用,分秒必争,向时间要速度,向时间要质量,向时间要效益,确保招商引资、外贸出口工作按计划进度、保质保量地完成。

我相信,只要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忠实履行岗位职责,踏实、求实、不浮躁,真抓、实做、不为难,我们一定会为魅力信阳赢来繁荣、收获秋实。

(作者为信阳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