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陈传军)“劳有所乐、劳有所保、劳有所得、劳有所长……”这在今日之平桥区,已经不是梦想。

就业乃民生之本,民生乃和谐之基。近年来,平桥区始终把保就业放在民生之首,牢牢把握“和谐劳动、保障民生”这个主题,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劳动者更有尊严,打开了促进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夯实社会管理的新局面。

——超前谋划稳根基,实现劳有所乐。平桥区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建设区图书馆、文化馆和文化中心,建成16个乡镇文化站、18个乡级公共图书馆和职工书屋,力争“十二五”末图书馆、文化馆达国家一级馆标准,区图书馆藏书达30万册,乡镇文化站藏书1万册,村文化室藏书1000册至3000册。建立区、乡、村三级以社区、学校、部队、企业、农村为基础的群众文艺表演体系;成立文化培训基地,举办多层次的群众文化活动;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惠农工程,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多措并举增本领,实现劳有所长。该区先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一年,即出台《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大力发展全员职业教育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和措施,把职业教育攻坚重点建设项目列入年度惠民之“双十”工程。组建区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占地千余亩的公共实训基地,实行联合办学、校企合作,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成功引进信阳空军第一航空学院、信阳工程机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培训学员500多名;为超越服饰、舜宇光学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千余人;举办“农资经营负责人”、“植保机防手”、“复员军人”、“农民创业”等“阳光工程”培训班,培训学员逾3000人。

——千方百计造岗位,实现劳有所得。该区坚持就业优先,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建设城中商务餐饮聚集区、城东物流配送聚集区、城南休闲娱乐聚集区、城北农贸物流聚集区和明港、洋河商贸物流聚集区;建立基本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乡镇就业服务中心,积极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实施“回归创业”工程,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引导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力争实5年内现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以上。

——不遗余力强后盾,实现劳有所保。该区健全“用工必签劳动合同”机制,全面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着力解决农民和农民工两个群体收入增长较慢的问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及工伤等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发挥工会群众团体优势,加大力度帮扶救助低收入职工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