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涛

有一种大美一直在我心头萦绕,挥之不去,似曾相识,却神秘高远。它从历史深处走来,一路芳香,穿行在现代文明之中。它散发的魅力仍吸引着我,让我教徒般地朝圣,虔诚地仰望这片星空。

一卷黄纸,一管毛笔,一方砚台,顷刻间气象万千的世界便跃然纸上,它那深厚的中国哲学意蕴、人格精神和理想境界光芒四射。这就是中国书法,历经千年不衰的中国书法。中国书法以简单的点划极其复杂的变化表现出国人的人文情怀,给人以无穷的美的玩味,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有人还提出把它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蓦然回首,东晋的王羲之站立面前。这位划时代的至尊书圣,出身贵族,年少学书,后遍访名山大川,求索精进。那时正值中国历史最动荡黑暗时期,人的生命和价值惨遭践踏,相反人的觉醒和文的觉醒时代到来了,此境之下,王羲之毅然弃官隐居,以山林为伴,与高僧为友,把整个生命献给他所酷爱的书法。他的书法“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洒脱飘逸,有着特有的“魏晋风骨”,成为中国书法的正统和典范,影响极其深远,也造就了中国书法上难以逾越的高峰。

唐朝时,书法进行楷书时代,名家辈出,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都是大家。他们的楷书工整匀称,遒劲有力。楷书的一点一划十分讲究,以“永”字八法为规范,既要写得筋骨俱全,又要搭配协调,它的粗与细、浓与密、斜与正、提与按、黑与白、虚与实都要注意处理好,力图营造出整体美。写好楷书很难,也是书法的基础,写不好楷书,也写不好行书和草书。到了宋代,宋人“尚意”,提倡书法抒写心灵性情、学识修养,苏轼的《寒食帖》是其代表作之一。

汉字的首要功能无疑是实用,汉末才独立审美而成为书法。实际上这之前的大小篆、隶书也很“好看”,应该说是一种自然流露之美。进入书法后,这种美更强烈鲜明,都是国人的人文情怀和精神面貌的呈现。试看楷书的端庄典雅、秀美清丽,行书行云流水、意气风发,草书的放纵潇洒、汪洋恣肆。试看古今书家,除上面提到的以外,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董其昌到清代包世臣、康有为等均是所处的时代的大家。

书法依附汉字点划,通过点划来表达。古人所倡导的“中锋行笔”和“腕力运笔”可谓书法之“经”。只有如此,方通神。在这基础上,借助点划自身和点划之间的节奏调整,形成“韵律美”。最后二者结合产生出“意境美”。这是书家必备素质,否则创作不出好作品。

中国书法是老祖先留下的巨大宝藏,蕴含着民族文化的精华和基因,虽然渐行渐远,但它那大美风范让我永远追求和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