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通讯员 徐 刚
“学校虽然只有我一名教师,我也要让红旗在校园上空高高飘扬。”日前,在光山县文殊乡壮山小学,记者被59岁的小学教师吴龙生的一句真挚的话语震惊了。
文殊乡壮山小学位于光山县龙山水库库区内,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离文殊街近20里路,被当地人称之为“鸟不生蛋”的地方。全校有一二十名学生,教师只有吴龙生一个人,教师是他,教导主任也是他,校长还是他,他身兼多职。
由于这所学校位置偏僻,学生也越来越少,光山县教体局在布局调整时,也曾想到把学校撤了,但这儿离各个学校都太远,学生上学确实不方便,因此,只保留了一个教学点。别的教师都不愿意在这儿呆,来一个隔不多长时间就想方设法调走了,唯有吴龙生在这一呆就是几十年。家人好友都劝吴龙生申请调离,吴龙生语重心长地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壮山村人,村里的孩子要上学,教师都不愿在这儿呆,连我也走了,谁来管这些孩子呀!”
吴龙生其实完全有理由调离这儿,他家住在县城,离学校近40里路,他的儿子在深圳外资企业工作,女儿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老伴在县城商场卖菜,家里条件优越,年近退休,可他仍然在坚守着。他是每天早晨骑着摩托车从县城到学校上课,中午自带米菜,在学校将就吃一顿,下午又骑着摩托车返回县城,一天行程近90里路。无论是刮风下雨、酷暑严冬,吴龙生都是准时到校。特别是冬天,吴龙生骑摩托车到校,能冻得手脚麻木、浑身冰凉。由于长期骑摩托车,导致吴龙生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
吴龙生对待孩子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特别是山村孩子,留守儿童多。学生辍学,他一次又一次到学生家里了解情况,给学生家长做思想工作,极力挽留;学生有病,他掏钱给学生看病;学生下雨没带伞,他把伞借给学生,自己却淋个透湿……
吴龙生工作非常负责,几十年如一日,早来晚走,从不耽误孩子上课。他老伴做子宫肌瘤手术,他没照顾一天,而是把远在广州正在上班的女儿叫回来护理。一次,他的肚子上长疮,腹部肿大,连穿衣都很困难,他强忍着剧痛, 依然坚持到校上课。乡中心学校领导来校检查工作,得知情况后,忙找来医生给他医治,当他脱下衣服时,胀大如水桶粗的腹部让在场的人都惊呆了。经过医生简单处理,他稍事休息后,又直奔课堂。
一次下午放学,劳累一天的吴龙生骑着摩托车返回县城的家,走到半路时被一辆无牌车撞出7米多远,顿时口鼻流血,昏死过去,经医生抢救,3天后才苏醒过来,他第一句话说的竟然是:“我不能去上课,学生们怎么办呀?”家人担心的是他的生命安危,他担心的竟然是学生。他的话让在场的乡中心学校领导及亲戚朋友都潸然泪下。
在别人眼里,到壮山小学教书就是服苦役、受贬谪,而吴龙生一呆就是40年,由青丝变白发,由小伙变老翁,他见证了壮山小学的兴衰。除了繁忙的教学工作,他还利用空余时间整理校园,让校园变得干净整洁。他说:“既然投身于教育事业,就要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教育是生命,校园是我家;学生是上帝,安全大于天;时间是保证,质量是关键;群众能满意,理得心也安。”吴龙生也多次获得县、乡的奖励。特别是山里走出的孩子,在逢年过节时寄来的祝福贺卡,让吴龙生感受到最大的幸福。
在结束采访时,吴龙生告诉记者:“我要在文殊乡壮山小学一直坚守到我退休的那一天,为自己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