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富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是农村的春耕大忙季节,不少农户不仅缺少劳动力,还可能缺资金、技术和项目等,因此,“帮农”就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当前的重要工作。各地也确实在开展“帮农”活动,而笔者要说的是:“帮农”一定要帮在点子上!

《信阳日报》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罗山县楠杆镇用“三忙”力促今年“三农”开好局。其具体内容是:忙调查研究,寻找突破口。党员干部纷纷进村入户,与群众进行交流,了解农民所需所盼;忙理论学习,提升水平。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将学习效果体现到该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忙工作落实,务求实效。一是忙抗旱浇麦保丰收,二是忙植树造林绿家园,三是忙化解矛盾维稳定,四是忙农村改革早谋划,五是忙六城联创保提升。想法好,说得好,做的也不错。倘若一以贯之,相信楠杆镇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会有一个好的开局、好的效果。

说“做的也不错”,意思是说还不够很好,其中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作为乡镇党员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行“充电”,是很有必要的。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搞好“三农”工作上,落脚在对农民的观念转变、素质提高、技能培训、心理关爱、生产发展等方面。再具体一点,就是像市领导当“村长”一样,深入到每家每户,包括他们家有几口人、几亩地、现在种什么、还准备发展什么、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以及衣食住行等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我们都要进行引导、帮助,让老百姓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从心里感受到地方政府对他们的帮助,并以此来增强他们的信心、希望和力量。

如何做到这些?从大的方面来讲,至少要做到“四个帮助”。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促进科学发展。围绕“十二五”发展规划,尤其是围绕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这个总体目标,帮助农民制订符合实际、突出特色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方向;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生产发展。采取提前介入、主动上门、现场会办、开设快速通道等措施,帮助农民解决产业培育、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面临的实际难题;帮助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督促和指导基层加强民主建设,深入排查和化解农村在征地拆迁、危房改造、农村医保、子女就学等中央惠民政策实施过程中带来的矛盾;帮助解决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在实施科技下乡的同时,应多一些文化下乡和乡村文化建设,真正让农民在享受物质成果的同时,也享受到高尚的精神生活。建设新农村,仅有这四点还是远远不够的。总之,下乡搞帮扶,既要帮好,还要帮对,要帮在点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