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北湖管理区是在羊山新区仓房、顾岗、石子岗、周湾4个行政村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然而,这个自2008年7月筹建至今,仅用不到三年时间建设起来的管理区,如今已被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一个以顾岗水库为中心,人口不足万人的管理区,为什么能在短短不到三年时间,就跻身于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羊山新区北湖管理区。

北湖管理区位于我市中心城区北部,距中心城区约2.5公里,属国家中Ⅱ型水库,水域面积2300亩。休闲度假区总面积30.6平方公里,环湖形成了以松树、国槐等为主的人工林和自然次生林,林草覆盖率高达98%。这里保存着过渡带特有的生物群落,是南北动植物的“基因库”,也是名副其实的“大氧吧”。目前,管理区内常年盛产茶叶、板栗、石榴等信阳特产和花鲢、白鲢、青鱼等30多种经济鱼类,有黄羊、野猪等30多种野生动物,是我市生态农业的“体验园”和野生动物的“观赏园”。

日前,记者来到北湖管理区,站在新建的北湖大坝向北望去,一马平川,层层梯田一览无余;向南望去,北湖则是一湾秀水,满山碧绿。北湖管理区党委书记刘勇告诉记者,若把信阳的南湾湖誉为大家闺秀,高贵优雅的话,那么,信阳的北湖就如小家碧玉,自有清新可人之美。他说,北湖管理区自2008年7月筹建至今,按照市委、市政府及羊山新区管委会的要求,统筹管理区现有资源,坚持生态前提,突出运动、养生特色,瞄准生态旅游新城目标,扎实推进度假区规划建设工作。度假区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山水地貌,采取“有机聚合圈层”的结构模式,未来几年计划建设水上运动区、企业度假区、山地运动区、养生度假区、居民安置区、湿地生态公园区、特色旅游区、教育科研区等功能区,打造“一心、三环、四点、多组团”的总体景观结构。他说,“一心”,即北湖中心湖区;“三环”,即环湖游览道、区内联系主干道、区域外环城市联系道;“四点”,即依托周边4个村建设茶家乐、鱼家乐、果家乐、菜家乐4个特色居民安置区;“多组团”,即中环的综合服务组团、商业服务组团、休息度假组团、山地运动组团4个旅游服务组团和外环的居民安置组团、城市生活组团、教育科研组团3个城市功能组团。

刘勇告诉记者,2009年以来,北湖管理区投入400多万元,先后投资修建了近20多公里的村级公路,使昔日道路不畅的山村实现了村村有路,山山通路的新景观。为了让村民逐步走上富裕之路,管理区党委按照“筹资筹劳、一事一议”的方式,先后筹资50多万元,使昔日靠井水生活的村民吃上安全的自来水。刘勇说,管理区成立至今,区党委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发展,针对顾岗村的糯米糍粑糯软醇甜、口感细滑的特点,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方向,先后扶植了一批以生产特色农业为主的农业合作社。如北湖香糍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发展社员152户,流转土地600多亩,去年,北湖香糍专业合作社销售糯米制品30万公斤,产值230多万元,户均增收4500多元。而仓房村的北湖“科农牌”有机蔬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周湾村“保健皇后——紫红薯”更是喜获丰收。谈到未来,刘勇信心百倍,他说,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北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篇之年,管理区将继续发扬“团结拼搏、创新超越”的北湖精神,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创建绿色、人文、生态、秀美的北湖为目标,强力推进秀美北湖的开发建设,力争把北湖管理区打造成信阳市中心城区的“后花园”,使北湖管理区变成集休闲、旅游、度假与一体的生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