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柱

又逢春风拂面时,风起涌潮续新篇。新春伊始,市委、市政府召开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总结表彰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市委书记王铁作了很提神、很鼓劲、很给力的讲话,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讲话就2011年农村改革重点抓什么、怎么抓,提出“六个放大提升”,为我市纵深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吹响了进军号,下达了动员令。学习领会、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是我市搞好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的重要动力和根本保障。

一、深刻理解“六个放大提升”的精神内核

“六个放大提升”是一个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的完整体系,站位高屋建瓴,概括言简意赅,表述清晰明了,目标要求具体,工作重点突出,体现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持续与创新的高度统一。

1.放大的是典型,提升的是效应。经过近年来的改革探索,全市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在试验区建设这个大舞台、大擂台、大赛台上,大胆闯、勇敢试、坚决改,涌现出许多可圈可点的成功典型、改革模式,如:浉河区的“林业银行”、“信阳红茶”,平桥区的“标准化村卫生室”、“五权”确权抵押,罗山县的新型农保,潢川县的金融创新、“四个置换”,固始县的根亲文化、整村土地流转,息县的“李楼模式”,商城县的高科农机等等,在全国、全省产生了广泛影响。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培育典型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推广典型、示范带动,把典型个体放大为典型群体,将典型成效集聚成全局效应。“六个放大提升”中的每一个放大提升都有若干个典型代表,把这些典型放大到全市每一个县区、每一个乡村,信阳的农村改革就会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之势。

2.放大的是经验,提升的是制度。有典型,必然有可看可学的经验。这些经验,有的是全国首创,有的是全省率先,有的虽然不是信阳人民的发明,但是通过把来自东西南北的创造汇集运用在一起,加以融合提升,同样形成了强大的集成创新效应。这些创新、创造和创举,本身就是扫除农村发展制度性障碍、求解农村发展难题所进行的率先探索,取得的创新成果。在这方面,上世纪80年代的安徽小岗村,上世纪90年代的贵州毕节试验区,近年来的重庆、成都城乡统筹试验区和湖北仙洪试验区,都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改革只有延伸到制度,才能巩固改革成果;探索只有触及到机制,才能放大改革效应。要让试验区建设在信阳开花结果、收获硕果,需要在今后的实践探索中,不断总结、完善和提高,最终上升为持续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性成果,进而以制度创新为加快农村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这才是我们搞农村改革试验的最终目的。

3.放大的是目标,提升的是速度。从“六项突破”到“六场硬仗”,再到今年的“六个放大提升”,体现了农村改革发展决策的科学性、试验区建设部署的阶段性。“六个放大提升”切实抓住了改革的难点、重点和热点问题,不仅为纵深推进试验区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将目标任务细化到项目,分解到县区,增强了下一步工作的持续性和可操作性。以“六个放大提升”为抓手,推进试验区建设,既要靠机制体制创新来保障,更要靠工作提速来驱动、来突破。悠然自得搞不了改革,慢打细摇搞不好改革。我们要勇敢地承担起为全省、全国农村改革探路子、创经验、树标杆的光荣使命,必须在改革试验之路上迈开跨越的脚步,进一步提升改革的节奏,加快改革的步伐。只要我们坚持抢字当前、改字当先、干字当头,把百花园速度、华英富民计划速度、“信阳红”速度、新农保扩面速度进一步放大提速,一鼓作气,奋力突破,乘势跨越,信阳就一定能够在打造中原经济区和改革试验区中担当起更大的作为,发挥更大的作用。

4.放大的是信念,提升的是士气。改革试验的实质是体制机制的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的背后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理念的突破、信念的执着,体现的是先行先试、敢为人先、激情飞扬、奋发有为的高昂士气。两年来的改革实践证明,试验区建设已经成为推动信阳“三农”发展的加速器、催化剂,相互比拼高下的竞技场、大擂台,广大干部群众付出的是心血和汗水,收获的是硕果和喜悦,体现的是不甘落后、勇当前锋的志向和志气,催生的是解放思想、创新突破的裂变效应,也充分展现了信阳人民在建设魅力信阳、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历史洪流中,立志打头阵、作表率、当先锋的执着信念、拼搏作风和豪迈气魄。这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转化为推动信阳跨越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软资源。

二、牢牢把握“六个放大提升”的重点内涵

推进“六个放大提升”,放大是手段,提升是目标;放大是重点,提升是关键。我们应牢牢把握“六个放大提升”重点内涵,坚持不懈,强力推进,持续开创农村改革和试验区建设的新局面,向着实现现代农业大发展、农民收入大提高、农村面貌大改变、城乡统筹大推进的目标不断前进。

1.从土地流转向现代农业提升。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流转主要解决的是闲置撂荒、粗放经营、效益低下问题,目的是让分散的土地“化零为整”,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近两年,在试验区建设的带动下,我市土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大大加快,土地整治和高产农田创建深入推进,有效提高了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但受根深蒂固传统农业观念和耕作模式的影响,我们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业”的内涵和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土地流转不是为流转而流转,十亩八亩的流转也不能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其最终目的在于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助推农业现代化。所谓现代农业,就是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怎么把传统农业提升为现代农业,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一条必然的选择。因此,在今后现代农业的发展中,我们必须以推进土地整村流转、放大规模流转效应、提升土地经营水平为基础,更加注重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不断推进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使信阳600万农民从土地流转上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资本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2.从盘活资源向激活资本提升。资本是生产力,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农村的资源、资产特别是资本一旦动起来,将对活跃农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当前,农民贷款难,农村融资难,农村各类经济主体的信贷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根子在农村的资源、农民的资产没有盘活,没有有效转化为资本,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血脉的畅通”。无论是引导和推动农村金融由“抽血”向“输血”转变,还是激活农村资本,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都要求加快构建农村抵押、担保和征信体系,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因此,对农民和农村集体最基本的财产,包括地权、林权、房权、水权等进行确权、颁证、评估和流转,就是“一道迈不过的坎”。否则,不确权颁证,产权就不明晰,农民的合法权益就不能有效维护,更不能进行有效抵押担保贷款;没资金、资本,整个农村改革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我们就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农村资产资本化程度这一目标,紧紧抓住用活资源、盘活资金、激活资本这一关键环节,真正实现让资金变资本、资产变资本、资信变资本,走活资本化运作这盘棋,彻底打破农村发展资金瓶颈制约。

3.从改善民生向保障民生提升。民生是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幸福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民生方面的事情很多,任务很重,硬件方面有“水、电、路、气、房”,软件方面有“科、教、文、卫、保”。只要是涉及到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畴,都是党和政府应该倾注全力抓好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因此,在民生问题上,办再多事不算多,花再多钱不足惜。市委、市政府今年不仅决定实现新农保全覆盖,解除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而且还推出了更多的、一系列的民生举措,让农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最大实惠。只要我们树牢民生理念,进一步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拓展改善民生的广度,着力构建民生财政,把农村的社保、养老、医疗、就业、住房、居住环境等实事一件一件办好、办到位,在“上学不缴费、看病不太贵、养老不犯愁”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看有线电视”的目标,才能加快由改善民生向保障民生的转变提升,让几百万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4.从专业合作向合作经济提升。通过改革试验,信阳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大大提高了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力助推了信阳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提升。专业合作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和手段,它的发展方向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效率的合作经济。因为只有合作经济才是与产业发展高度融合、各种生产要素全方位合作的一种经济形态,才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千家万户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从很大程度上讲,就是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新模式,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信阳只要持之以恒地以生产机械化、专业集团化、合作规范化提升专业合作,以合作经济发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就一定能够建成现代农业先行区、示范区、引领区,为开拓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作出应有贡献。

5.从特色产业向富民产业提升。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农民富裕起来。信阳作为传统的、典型的农业区,不可能也没有条件走发达地区以前那样的工业化道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产业富民、“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农村改革必须立足于“三农”,把农业产业规模做大、品质做优、链条做长、实力做强,用改革的办法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在改革试验区建设中,为把特色产业打造成富民产业,让广大农民在生养生息的土地上拓展增收的空间,找到致富的出路,我们抢抓华英上市机遇,大力实施了华英农业“3133”富民计划,为破除华英养殖瓶颈、进一步放大华英模式的富民效应打下了坚实基础;围绕打造“中国茶都”,在做强绿茶“信阳毛尖”的同时,迅速成功研制生产出“信阳红”,大幅提高了茶叶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开创了信阳茶产业“红绿辉映”的新局面。相信,只要我们把信阳的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培育信阳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二五”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计划、倍增计划必将顺利实现。

6.从新村建设向城乡融合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是改革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举措。信阳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市,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信阳目前正在开展的城中村改造、城郊村农民新型社区建设、示范村新农村建设、边远村迁村并点和移民新村建设,本身就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农民新村建设并不是被动的城市化,而是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要以公共服务均等化、村镇管理社区化、农民转移市民化为方向,以新村建设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逐步实现产城融合、产镇融合、产村融合,进而推动城乡改革联动、一体互动、融合发展。

三、充分激发“六个放大提升”的改革内力

面对全国各地百舸争流的改革发展态势,信阳靠什么来保持迅猛的势头,靠什么来当好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答案只能是改革创新。改革创新,不仅需要有想别人不敢想、干别人干不了的胆略和气魄,更需要有一个宽松的改革环境,真正形成支持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鞭挞空谈者的浓厚氛围和“有为才有位”的正确导向,从而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形成强大改革合力。

一要全面提升推动改革的执行力。执行力是检验干部能力、素质、作风的标尺。执行力的核心是“做”和“干”。只有以创新的执行理念、高效的执行效率、健全的执行机制,才能快速有效落实改革目标任务,有力有序推动改革攻坚。执行力要体现在“重实干、带头干”上。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一个地方的繁荣发展,是靠干出来的。只有全市各级干部苦干实干带头干、想干敢干加会干,以激情燃烧、活力四射的精神状态,谋大事、想大事、干大事、成大事,才能形成凝心聚力搞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生动局面和强大合力。执行力要体现在“建平台、搭舞台”上。改革试验本身就是一个检验各级干部开拓创新、改革发展能力与作风的大擂台。要以领导方式转变带动工作方式转变,以工作方式转变推动改革深入,通过不断创新选人用人机制,落实干部选拔任用“五个常态化”和干部能上能下工作的实施办法,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真正做到改与不改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打造一支具备坚强执行力的干部团队。执行力要体现在“树正气、长士气”上。精神状态是执行的前提和动力。面对改革发展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必须不畏艰难,不怕失败,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锐气和蓬勃的朝气,投身到改革试验中去,在比拼竞赛中奋勇争先,在奋勇争先中比出发展和士气。

二要充分激发推动改革的创新力。改革是一项吐故纳新、破旧立新、革故鼎新的崭新事业。敢闯才能创新,创新才能突破,突破才能前进。要以解放思想激发创新力。要敢于打破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传统思维定势和条条框框的束缚,认准的事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怕挫折,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休;就要敢于在克服困难中寻找办法,在不可能中创造可能。要以敢于突破激发创新力。没有“敢下深渊擒蛟龙”的决心,没有“只身炸碉堡”、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没有勇于负责、敢当风险的可贵品质,困难阻力就会成为改革发展的绊脚石。只有敢于突破、善于突破、能够突破,才能打开新局面、展现新气象。要以机制保障激发创新力。要敢于理直气壮地为那些敢想敢干的改革者撑腰,鼓励干部群众勇当改革干将,敢做探路先锋,在试验区建设的舞台上大显身手。对待敢闯敢试的干部,只要出的不是政策性的、法规性的、纪律性的、原则性的错误,我们就要多给予一些宽容与包涵,让敢闯敢试的人大胆干事、扬眉吐气。要通过从源头上建立起促进改革创新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责任机制,切实营造支持和鼓励改革创新的良好环境。

三要切实增强推动改革的凝聚力。改革的动力在基层,改革的主体是群众。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改革智慧,积蓄着巨大的改革能量。只有把广大干群的主观能动性、工作创造性充分激发,才能汇集成奔涌向前、势不可挡的改革浪潮。提升推动改革的凝聚力,就要通过布展台、建平台、给舞台、搭跳台,通过行之有效的各种形式、机制,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一切智慧力量,让一切有利于抓改革、促发展的新鲜思想充分活跃起来,让一切有利于抓改革、促发展的社会力量充分凝聚起来,让一切有利于抓改革、促发展的各种要素充分激发出来,形成万众一心、上下齐心思改革、谋改革、抓改革、干改革、推改革的浓厚氛围。

最是一年春好处,再擂战鼓踏征程。信阳现在正处于成就改革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六个放大提升”目标能不能顺利实现,关键取决于我们创新突破的力度有多大、成效有多大。置身于如火如荼的试验区建设主战场,让我们进一步提振精气神,激发创造力,展示真本领,再次奏响激情改革、争先跨越的雄浑乐章,奋力谱写我市农村改革更加精彩的新篇章。

(作者系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农办主任、市农村改革试验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