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

“镜头不要对着我,要对准老百姓”

出山店万亩茶果庄园由袁月胜投资兴建,必果茶示范园由林明玉投资兴建,两人外出创业成功,返乡从农民手中流转山林、土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这一举动,不仅王铁高度赞赏,邻里乡亲也是称赞有加。

林明玉是一位女强人,她流转1万亩荒山种茶,乡亲们在她的园子里当上了工人。在林明玉的茶园里检查时,一位推自行车路过的大嫂大声称赞道:“我们咋也想不到这里能建恁好的茶园,修恁好的路,做梦也想不到这穷土僻壤还有这一天!”得知站在面前的是市委书记时,这位大嫂脱口而出,“你就是王铁呀!这都是你为我们造的福呀,要不是土地流转,也引不来林老板。”

这位大嫂叫李树华,提起她,林明玉非常感激。建茶园修路时,这位大嫂挨家挨户地做工作——路占着谁家的田了,别要补偿,“咱们支持林老板把茶园建好了、路修好了,我们这地方就漂亮了,娶媳妇也有颜面了。就是我们百年归世了,儿孙们开着小车回来祭祖也有路可走哇。”听着林明玉的讲述,在场的人们都很感动,大家都夸李大嫂顾大局、识大体。“我们上辈人、这辈人没给后代留点什么,这下可要抓住机会改变面貌。”李树华质朴的话语震撼着每个人。王铁动情地说:“这位大嫂就是我们老百姓的代表,有了你们的支持,我们会干成更多的事。“王铁又转而对记者们说:“我多次说过你们的镜头不要对着我,不要老对着领导,要对准老百姓,多宣传宣传这些明事理的老百姓,他们的所作所为,多么让人敬佩!”

职工食堂吃午餐 深情殷殷励人才

考察完吴家店镇出山店万亩茶果庄园,已是11时30分,按照活动安排,接下来,王铁一行要参观吴家店镇农民新村、游河乡三官农民新村和金牛山办事处的文化公园。但这时,王铁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到吴家镇职工食堂吃工作餐。”

到吴家镇职工食堂可以说是“故地重游”。两年前,在吴家店镇检查工作时,王铁也是突然提出要在职工食堂吃午饭,当问镇党委书记机关有没有食堂时,镇党委书记先说有,到了地方才说没有。大家都知道,王铁书记到职工食堂吃饭,目的是要看看职工食堂办了没有、办得咋样。“书记、乡长能吃派饭、‘走读’,但这些行为影响了什么?一般干部、工作人员怎么办,能安心工作吗?职工食堂是给基层干群办得最实的事。”王铁这样说。从那时起,王铁要求各乡镇都要办职工食堂。

此次“重访”,大家看到吴家店镇职工食堂办了起来,环境还不错。镇里的领导一再说时间仓促、做不了什么像样的饭菜,王铁说,食堂小院内摆张小方桌,来一盆米饭、一盆面条、一盆菜,谁吃谁盛,够吃就行了。

小方桌先搬了过来,王铁拉过几把小椅子,招呼大家坐下来,他特意让杨丽丽和魏志文坐在他身边。作为被引进的专业人才,安徽农大研究生毕业的杨丽丽、魏志文2009年开始在浉河区茶办工作。

小杨家是山东的,小魏家是湖北的,王铁关切地询问他俩的生活、工作情况,吃饭在哪儿吃,住的问题怎么解决。“你们来了两年,看看我们的茶产业发展怎么样?”“当今茶的科研技术、发展方向上有什么新东西?”……王铁虚心地与他们探讨着。得知两位研究生不怕吃苦,有一半的时间在基层,王铁非常高兴,感慨地说,实践是最好的学习,你们不怕苦、热爱基层工作,真是难得。他鼓励小杨和小魏扎根农村,在信阳茶产业上作出一番成就来。王铁要求浉河区爱护人才、落实好待遇,确保大家安心工作。

一会儿工夫,饭、菜端了上来,王铁盛了两碗,分别端给了杨丽丽和魏志文。

春天的阳光暖暖地晒到小院里,树梢上的喜鹊喳喳地叫着,院内人们或坐或站端碗吃饭,边聊着工作上的一些事情,这幅场景温馨而和谐。只有吴家店镇的党委书记朱晓波很过意不去,“饭菜太简单了,领导们没吃好。”“千万不要想着什么领导吃好吃不好,要想着如何让职工吃好。同志们的事办好了,领导的事还有啥不好办的?”王铁说。

“晓波,你这搞得不穰,一会儿工夫变出几盆饭菜,比原来强到哪里去了!”有人打趣道,笑声惊飞了树上的喜鹊。

15分钟结束吃饭,王铁一行又接着参观了吴家店镇农民新村、游河乡三官农民新村和金牛山办事处的文化公园。

调研中,王铁还检查了董家河镇河口村卫生室,对加强卫生室的管理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