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平 吕玲玲

固始县蓼城变电站是信阳供电公司管理的离市区最远的一座220千伏变电站,直线距离160公里。该站于2003年11月27日投运,李玉红担任站长。她在该站一呆就是8年,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直到2011年年初。

“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盈着李玉红的气息。”笔者在该站采访时,3名值班员动情地说——

“每次操作,她都在现场”

“她的技术在站里是最好的,每次操作,她都在现场。有她在站里,我们都很安心。”蓼城变电站的安全员黄杨说。

2006年3月的一天,李玉红像往常一样巡视站内设备,意外地发现蓼段二次保护硬压板在投,而软压板却没投,她立即检查,发现是软压板后面的接线松弛。她将接线紧固后,消除了一起重大设备缺陷。为此,信阳供电公司按照安全奖惩规定,奖励李玉红1000元,李玉红用这笔奖金为站里买回了油和米。

李玉红的快速反应与应急处理能力是出了名的,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根本难不住她。2010年11月27日,蓼城变电站上马蓼清间隔,在倒母线操作中,一刀闸辅助接点不到位,而主控室里则显示在合。李玉红径直跑到设备区,用扳手将辅助开关扳到位,使工作正常进行,这个过程仅仅用了3分钟。

12月28日22时20分,虞江在抄表时发现蓼东1线路电度表报警,而蓼东1测控保护装置正常。接到报告后,李玉红检查发现,是由蓼东1电压重动继电器接点接触不良造成的。当时,通知检修人员前来已不现实,李玉红当机立断,打开设备外壳,用小纸片塞进去,压迫继电器接点闭合,警报解除。

“当时蓼东1线路负荷2万多千瓦,我这样做,一是暂时保持电量不丢失,二是保证保护装置不失去电压,等第二天检修人员再来消除缺陷。”李玉红事后解释说。

该站主控室里常年放着一块写字板,是站内员工的学习园地,上面写着供电技术知识和危点及难点分析,定期更换,李玉红经常带领员工一点一滴地学习。8年来,从该站走出的员工有3个当上变电站站长,是近年来信阳供电公司出站长最多的变电站。

“变电站是她的第二个‘孩子’”

李玉红的家在离该站60公里以外的潢川县城,每星期一到星期五,她都坚持吃住在站里,带头值班巡视、操作。除了正常操作及监盘,李玉红一有时间,就整理资料,打扫卫生,清除站区杂草。在信阳供电公司变电运行部34个变电站间的站绩评比活动中,蓼城变电站每次都位居前列,从未在前4名之外。

“我们的档案是最全的,各种资料和记录有30多种,连安全帽的分发和使用都有记录。每一种资料和记录都做成一式两份,一份纸质的,一份电子的,一目了然。”值班员张鹏说,李玉红常说的一句话是:“工作干在平时,而不是为了迎接检查。”

站区南边是固始县一中,一些杂物时常飞出教室窗口,落在该站设备区,给设备平稳运行造成巨大安全隐患。李玉红多次到学校,跟师生们讲解乱抛杂物的危害,可是效果不佳,她便与信阳供电公司有关部门联系,在该校教学楼的每个窗口都安装了防护网,彻底杜绝了一大隐患。

8年间,蓼城变电站经历了3次扩建。每一次扩建,李玉红都经历一次阵痛,其中2号主变扩建是她感觉“最困难的时期”。

那是2007年冬天,站里刚刚调走一个运行技师和一个正值,李玉红自带一个班。为了配合2号主变投运,她20多天守在站里,每天工作都是连轴转。有一天晚上,她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说是儿子发烧,婆婆病危住院,丈夫骑摩托车摔伤了,她赶紧回家,只呆了一夜,翌日一早就匆匆赶回站里。

2010年11月间,110千伏蓼清线路间隔施工,倒母线操作频繁,李玉红唯恐出错,一有时间就盯在现场,前后一个多月,她只回家过一次。

“变电站就是她的第二个‘孩子’,她的心思都放在这里。”黄杨说。

“她非常好学,责任心强”

“细心,好学,责任心强,有魄力,具有团队精神。”这是大家对李玉红的共同评价。

李玉红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站里度过的,平时无暇照顾孩子。2010年3月,丈夫被上级抽调到农村担任村第一书记,儿子又面临中招考试的压力,李玉红在坚持大半年后,才向领导提出调到在家附近的220千伏潢川变电站担任安全员,待儿子中考后,她再回220千伏蓼城变电站。而2003年10月上任蓼城变电站站长以前,李玉红已在潢川变电站工作了14年。

1989年,19岁的李玉红从技校毕业,成了潢川变电站的一名运行值班员。她利用一切时间刻苦学习变电运行知识,很快成为站里的技术能手。离开潢川变电站8年之后再回来,许多东西又变得陌生起来。

“她一回到潢川变电站,就各处巡视设备,居然发现继电器的七八个设备编号没有改过来,这是我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潢川变电站站长涂文学说。

“她非常好学,站里设备多,她就询问哪些设备对运行有影响,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处理,并一点一点地查看。”潢川变电站运行工程师王俊强说。

正是靠着勤奋好学和团队精神,李玉红连年获得信阳供电公司先进工作者、十佳职工等荣誉称号,成长为公司变电运行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