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锐

每年的春节之后,大家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用工荒”。今年春节过后,我国华南地区“用工荒”的声音再度出现,而对于我市的企业来说,他们也正在遭遇“用工荒”。记者在我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了解到,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大部分企业普遍遭遇“用工荒”,求职数量也达不到用工需求。截至目前,我市共有65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但普遍没有达到预期的招工数量。

我市作为人口及劳动力大市,为何也会出现“用工荒”呢?记者从我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了解到,一方面由于劳动力大量转移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造成本地现有劳动力不足,而大部分农民工没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与企业提供的岗位技术要求不符;另一方面是求职者想找工资待遇好的企业,这样就形成了需求矛盾,企业无人可招。近年来,随着我市的经济发展,相继有大中型企业入驻信阳,这些企业能够提供较多的工作岗位。但对于求职者来说,这些岗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又和沿海发达地区有差距,所以一些人还是选择外出务工。同时,用工方对岗位技术要求也对求职者造成一定的制约。

记者随后采访了几位商户。一位开美容店的老板说:“从去年10月份到现在,我一直就没有招到人,干我们这行的想招熟手,生手来了还要培训,等你培训好了,她又想跳槽,可熟手就很难招了。”

针对当前出现的“用工荒”现状,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也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全市开展2011年“春风行动”:即广泛收集岗位信息,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的服务活动;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清理整顿职业介绍市场,规范职业介绍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的招工行为;对有维权要求的农民工,积极提供相关的政策指导、维权支持和法律援助。

目前出现的“用工荒”,从根本上来说是对人力资源的争夺,而企业在用人紧缺的情况下,必然会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和相关的福利待遇,这对广大求职者来说也是好事情。但是,解决 “用工荒”与求职难问题并非一件简单的事,企业要想招到人,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也是有效的竞争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