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段发广 黄 勇 熊道锋)近年来,罗山县林业生产坚持以市场为先导,以科技为动力,以建立完备的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为根本宗旨,狠抓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全县林业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1%,林业已成为罗山县富民强县的“绿色银行”。
合理布局,规模开发。该县根据境内山地面积广、荒山荒坡多的优势,本着因地制宜、高产高效的原则,不断加大林业基地建设力度。明确“以发展经济林为主,其它林种并重”的林业建设指导思想,出台了《关于开展林业“二次创业”,再创林业辉煌活动的决定》,组织100名科技人员在北部8个乡镇营造3万亩油板栗、速生用材林等经济林带,在中南部浅山丘陵地带大面积种植板栗、杉木、火炬松、湿地松,加快董寨自然保护区、灵山、石山湖等风景名胜区和城关园林绿化建设速度,加强生物多样性的自然保护和湿地保护。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2万人、投资8000多万元从事林业生产,被国家林业部门授予“全国林业建设先进县”称号。
深化改革,壮大林业。近几年,该县加快传统林业向效益林业的转变步伐,坚持实施“县抓万亩连片,乡建千亩基地,村办百亩林场,组户营造十亩新林”造林工程和开展“兴林杯”竞赛活动,力促林业生产上台阶。截至目前,全县林业发展面积120万亩。其中林地85万亩,疏林地6.5万亩,灌木林地6万亩,小片荒山荒地和退耕还林地4万亩,农田林网20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5.2%,活立木蓄积量为140万立方米。
创新机制,明晰产权。该县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林业机制和落实林业产权改革,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私营企业、个人投资参与林业建设,对残次林、低产林、低效开发林,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转让、继承等形式进行综合开发,促进了林业产权、经营权的合理流动。这些措施促进了该县林业生产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