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今年我市的一项中心工作即深入推进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在这项工作中,需要我们进一步放大华英富民效应,提升特色产业水平。这是我们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市把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和主攻方向,推行华英富民计划。从实施的效果上看,开局良好,形势喜人。农民兄弟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增加了收入。“发家致富不用愁,养鸭一年盖大楼”等民谣在群众中的广泛流传,是我们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效果的真实体现,也体现了广大群众对政府部门引导、基层组织牵头、龙头企业领办、致富能人带动模式的欢迎和支持。

对于信阳而言,农业是我们的发展基础。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精、散而不特,农民收入低,农业产业化链条短,一直制约我市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虽然发展相对较快,但总的来看,农业生产方式还比较粗放,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比较弱,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尚有很大空间,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还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放大华英富民效应,提升特色产业水平,需要我们持续推进华英“3133”发展战略。这项工作的重点是兼顾多方利益,完善利益机制。牢固树立“养殖户是企业的基础,养殖小区是企业的准车间”的观念,完善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共同利益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图发展。企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保证养殖批数,保障养殖收益,加强技术指导,提高服务质量,千方百计保护养殖户利益。各相关部门也要提高大局意识,落实好政策,营造好环境,提高农户的养殖积极性。

放大华英富民效应,提升特色产业水平,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发展有地域特色的畜牧、林果、水产等产业,做大、叫响固始鸡、潢川鸭、南湾鱼等特色品牌,拉长产业链条。我们必须看到,当前,城市农产品销售正在由集贸市场向连锁超市过渡。新的消费模式为品牌农产品提供了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也给无品牌农产品设置了门槛。信阳农产品已经形成品牌,但这个品牌含金量还不够高,市场行销力还不够强。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一方面要扶持本地龙头企业;另一方面,要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大企业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没有大企业就难有大品牌,(下转第二版) 放大华英富农效应 提升特色产业水平

(上接第一版)没有大品牌就没有大市场。只有在全国叫响“信阳制造”的牌子,企业和农民才有高收益,信阳农业才有大发展。

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我市提升特色产业水平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走有信阳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之路,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从最有利于农民、最有利于发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切实把特色优势产业抓紧抓好,大力促进老区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