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春富)2月23日下午,在全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暨财政奖补”电视电话会议上,市政府副市长张继敬代表我市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这是省政府对我市作为全省试点市所作出成绩的充分肯定。
作为全省唯一一个试点市,在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暨财政奖补工作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开会专题研究,并下发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一是成立组织,广泛宣传。市里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各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市、县两级整合农业、财政人力资源,分片包干深入村、组和农户家中,进行教育引导、讲解培训。各县区、乡镇分别举办专题培训班,印发资料,专业讲授,全市受训人员有4500人次,形成了“全民动员、全民参战”的大好局面。二是注重方法,稳步推进。在统筹资源、突出重点、典型引导、分批实施、奖惩并举的前提下,做好“三个有利”的结合,即与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有利结合,与农业项目实施有利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结合,达到既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又能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的目的。三是健全制度,规范运行。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制定实施办法、细则、量化考核指标,建立健全项目建设公示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信息通报制度等,严把项目审批关、奖补资金监管关、工程质量关和项目验收关,确保把好事做实、做好,为试验区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来,我市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暨财政奖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0年年底,全市共有2196个行政村开展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建设,占全市行政村的70%,项目总投资63069万元,其中,筹资14440万元,筹劳1459万个,集体自筹2078万元,吸纳社会各界捐资、集资11200万元,整合支农项目资金7000万元,申请省财政奖补资金8800万元,地方配套6130万元。所有项目全部竣工,村内道路建设项目1601个,通车总里程3898公里,受益群众400万人;村内小型农田水利基建项目484个,直接受益面积90多万亩,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1处,解决7.2万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村容村貌整治项目111个,惠及人口26万人;村内植树造林3.5万亩,村内土地整理4.6万亩。随着农村大批公益事业项目的建成,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逐步改善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