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的深入之年。新县交通运输局把创先争优与交通运输发展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引导交通运输系统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加快全县交通运输发展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完善全县路网结构布局,加快农村公路升级改造,提升公路通行能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切实当好县域经济发展的开路先锋。
一、“十一五”交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新县抓住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的历史机遇,努力工作,狠抓一批重点工程,公路基础设施面貌大为改观,实现了我县交通事业的新跨越,这五年是我县交通建设史上投资最多、建设里程最长、发展速度最快的五年。总的来说,“十一五”期间我县交通事业发展主要呈现三大“亮点”:
1.基本完成全县公路路网结构布局,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乡一体化建设,道路是先行。“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有力支持下,新县交通运输局党委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抢抓国家实施红色旅游道路和农村公路建设两大历史机遇,迎难而上,大打农村公路攻坚战,扭转了交通落后面貌。五年来,新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突破5个亿,每年新建、改建各类公路里程超过100公里,累计达到800公里以上,完成了辖区内所有省道的升级改造,提高了干线公路服务功能,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目标,打通了金兰山旅游公路循环网络,创建了县城至许世友故里、泗店项河至四槽门、箭厂河至陈店等红色旅游文明示范路,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截至2010年年底,新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080公里,与“十五”末相比,公路路网密度由34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66.6公里/百平方公里,村级通公路率由15%提高到100%,受益人口由15万人提高到29万人,形成了一个以高速公路、国、省道为骨架,以县道为支脉,以乡村道路为脉络,纵横交错、干支相连的公路交通网络。新县交通运输局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市公路工作先进单位”、“全县年度完成责任目标优秀单位”、“跑项争资优秀单位”。
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布局的完善,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极大地增强了新县农村公路的整体服务功能,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激增,有效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2.完成农村客运网络的覆盖,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加快发展农村客运,建设完善的农村客运网络,让广大农村居民享受安全、经济、便捷的客运服务,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不仅对解决农村居民出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有利于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和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先导和推动作用。为确保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十一五”期间,新县不断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快农村客运网络化,按照“路、站、运、车、亭”一体化思路,优先发展农村道路运输,逐步改变了农村客运有市无场的被动局面。经过努力,新县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由点到面全面铺网,全县累计建成农村客运站13个,候车亭85个,农村客运班线发展到15条,村级通班车率由“十五”末的30%提高到85%,客运量由82.6万人增加到462.1万人。
目前,新县已逐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相连、城乡一体、便捷安全的农村客运网络。新县交通运输局也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行业管理先进单位”、“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3.干线公路等级全面提升,有效促进红色旅游发展
“十一五”期间,新县本着以加快经济发展为目标,促进全县红色旅游大发展为契机,全面推进新一轮干线公路网升级改造。五年来,分别完成了对干线公路大中修和升级改造的目标,占全县干线总里程的90%以上,实施安保工程,整治危桥、险段,干线公路严重水毁路段做到了即毁、即修、即通,使公路行车安全得到明显改善。各条干线公路通达深度和等级标准得到有效提升,实现等级公路与各沿线主要经济聚集区、红色旅游景区的直接连接,服务功能得到有效增强,满足了全县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需求和红色旅游发展需求。
新县干线公路养护工作多年名列前茅,农村公路养护成绩连续几年居全市前两名,2009年新县代表信阳市参加了全省首届农村公路“好路杯”竞赛,被授予全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好路杯”先进单位,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并为打造全省平安畅通县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
二、“十二五”交通发展展望
1.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推手,按照“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级负责、联合建设”的原则,以构建大交通框架为目标,以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为主题,加快以农村公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以物流为重点的现代运输业发展,加强以交通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为重点的交通行业管理,推动新县交通运输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2.目标任务及发展重点。建立和完善公路、铁路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满足并适度超前于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大广高速公路和县内G106、S339、S312公路完善二级路网,提升县乡公路二、三级路网通达深度,全面普及乡村公路四级路网;完善交通运输整体水平、服务水平,提高综合效益,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建立统一、完善、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
“十二五”期间,国家继续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新县交通建设又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期。我们将继续依托国家的总体战略,积极围绕中心立足本职创先争优,为“十二五”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们将以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加速完善二、三级路网,建成公路、铁路相配套,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进一步强化行业管理,调整运输结构,努力提高综合运输效益,达到方便、快捷、舒适、有序的格局,继续完善以县城为中心,以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支脉,通村公路为补充,四通八达的交通公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