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明
古时有一则故事至今让人深思:一个山区县衙门前有条河,每逢秋冬季节,河水冰冷刺骨,县令时常会将唯一的坐骑,用来帮助老弱妇孺渡过河滩,数年如是,在当地颇有些口碑。不少老百姓称其为爱民如子的好官。忽然有一日,这位县令被上面贬谪,一些老百姓大惑不解。其实,道理很简单,这位县令虽说有些爱民亲民之善举,却从来不思不想如何建造一座桥,让天堑变通途。老百姓在更多的日子里因河水上涨,两岸阻断,只能望“河”兴叹。
由此笔者不禁联想到时下一些社会救济和慈善活动。春节将至,每到这个时候不乏一些社会组织或民间人士到穷困群众家里送钱送物,嘘寒问暖,虽说是几百块钱、一桶油、一袋米、面、些许衣被,对于一些生活特别困难的群众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犹如冬日暖阳,饥寒之中送上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密切了干群关系,让穷困群众坚定了生活信心,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但是,这些温暖之举,虽说能帮穷困群众解一时之难,给予暂时的温饱,抑或在春节期间不至于受饥寒之苦,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穷困群众的问题。往往是救济成了救急,却不能救穷;只治标,不治本。如果年年都走这条路访贫,岁岁都去那几户问苦,那么就会和救济、慈善活动的初衷相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人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不能解长久之饥,若要永远有鱼吃,彻底摆脱贫穷,就必须教人学会捕鱼的方法。时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真正是大年三十吃不上饺子,家无隔夜粮、无御寒衣被过冬的特困户逐年在减少。最为重要的是,在访贫问苦、送温暖的时候,不图形式,不去做表面文章,而是立足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吃透下情,真正找到穷困群众贫在何处,困从何来,疾在何方,苦在哪里。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因“人”制宜,在关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同时,从穷困群众最困难、最关心、最重要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保等根本性问题入手,想方设法为穷困群众量身打造,找到一条脱贫致富之路,把一时之温暖变成常年“恒温”,变节日“输血”为四季“造血”,在贫穷落后的“天堑”上架起一座致富桥,让穷困群众从这里向着幸福生活大道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