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黄 伟)2010年,罗山县抢抓国家大力投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大好机遇,争取到一大批项目,并积极引导各类新型合作社、广大农村群众投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争取国家投资,夯实农田水利建设基础。该县通过饮水安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河道治理等一系列项目,争取到国家投资资金,另外有烟草配套项目、移民扶持项目、水产业发展项目等,共争取到国家投资资金1.5亿元,投入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

合作社投资,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注入新鲜血液。目前,该县各类合作社投资水利建设的热情高涨。周党镇莲花农艺合作社一次性投入资金180万元完善田间渠系;尤店乡四季丰蔬菜基地投资30万元整修渠道,投资20万元引入喷灌技术;子路镇问津农业专业合作社投资100多万元,对1500亩连片土地进行综合整治。截至目前,全县合作社投资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突破1000万元。

个体投资,再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活力。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引导下,该县一大批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开始反哺家乡,一大批致富能人投身水利基本建设。莽张镇李洼村农民李志高投资50万元建两口万方大塘,搞灌溉、养殖、休闲等综合开发;庙仙乡官庄村农民姜涛投资55万元建5口高标准万方大塘实施观光园立体化开发;周党镇秦畈村农民陈金利投资60万元扩建万方大塘、整修大坝,发展养殖;龙山乡龙山村农民李深富投资10万元新建两口万方大塘;高店乡高庙村农民岳克华投资8万元整修万方大塘。

集体融资,拓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渠道。该县在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中,通过乡(镇)、村两级组织发动,乡(镇)政府或村委会拿一部分钱、群众拿一部分钱、热心人士或受益农户拿一部分钱、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拿一部分钱,形成捆绑式投资合力,一股新型投资模式正在悄然兴起。如潘新镇祁家村,在“第一书记”李树波的带领下,运用该模式已筹集资金20多万元,建设3口万方大塘及田间沟渠并修建东湾电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