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海

那还是在大学时代作了一篇毕业论文——《论自然美与社会美之关系》。转眼30余年了,再提及“美学”二字深感陌生。近日朋友相聚,追忆往事,畅叙情怀,又夹杂着青春的旧梦与人生的憾事,不得不再把“美学”二字掂量和思忖,而此时更觉分量之重,学术之深,决非我等之辈敢轻妄言之。好在,年龄渐长,阅历颇丰,读书虽不求甚解,但也能做到终生手不释卷,不时将阅读与感悟勾兑成一些小文,故敢再提笔管,斗胆一写我的“美学观”,算是对朋友一诺,对个人一娱!

何谓“美”?

翻开中西方艺术史,西方,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直至康德、黑格尔、鲍姆嘉通等,论述不一而足;东方,从上古文学,到《诗经》、《楚辞》,诸子百家,直至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散文小说,一路数来,文辞宏论,汗牛充栋,让人眼花缭乱。刘梦得一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倒是道出了美学的真谛——艺术之“金”也。

它是文艺之“金”。前所简言,“美学”是艺术范畴,但又绝非是常识中的“文艺学”或“文艺批评学”。它,我多年一直坚信是“艺术哲学”。因为它涉及的范围和领域主要是哲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乃至医学等。因而,学习它,探究它,必须从宏观领域视之,在微观领域求之。诚如是,才可以曲径通幽,直至豁然开朗。

它是生活之“金”。哲人说过,是劳动创造了人。我们也应该说,是劳动催生了艺术,正因为有了各门类的艺术,如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戏剧、建筑学等,才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美学理论。但是也正是哲人所言,理论之花永远是罂粟花,而生活之树常青。没有丰富而多彩的生活,既没有美,也没有美感,更无从谈及美学理论。

它是感悟之“金”。大凡从事过艺术工作或者有过艺术感受的人,都知道艺术是心灵的反映,更是心灵的“禅悟”。没有“悟”,便不能传达,不能释怀,不能造意,不能“信、达、雅”。马克思说过“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我想,这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就是一个善“悟”之人、可“悟”之人、会“悟”之人。

何求“美”?

俗言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看似耳熟能详的俗音俚语,倒真是说出了美学家常常难以简约表述的理论。诚然,人是从动物演进为人之后,求美和创造美,也就写成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史了。高尔基说:“人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然而,这个“带”却是需要欣赏和探求的,如何做,我认为基本路径有三:

一曰走向自然。“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人只有到大自然的云蒸霞蔚中,才能体验和感受大自然之壮美、雄奇、秀丽,心灵才能与自然交融。黑格尔说的“自然美是为我们的审美意识而美”,真是一语道破天机了。没有大自然的恩赐,没有造物主的造化,我们便没有一切美感可言了。因而,我们必须走向大自然,我们必须珍爱大自然,我们必须与大自然交流,我们必须成为自然之子!

二曰走进社会。社会是人生永远进修不尽的大课堂,只有这里才能体验出英雄之壮美、史剧之雄浑,人物之品类、万事之殊途。美学意义的社会美,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社会生活之美,它主要是指社会关系之美,它往往特指社会生活中人的行为美、人的性格美和人的社会环境美等。但不管如何,它终极开掘的是社会的进步之美、和谐之美和人的人性之美、和善之美,直至达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三曰走入心灵。美学理论的基本常识是说审美的高级阶段就是精神审美。我的理解就是将那些心灵高尚亮丽的人物作为审美的对象,而且在审美的过程中个人得到精神的升华。在这个审美领域既有生活中的人物,亦有文艺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如屈原、岳飞、文天祥等是前者,孙悟空、林道静、李云龙等则是后者。心灵之美的绝境是人格之大美,是旷世之精华,只有把心灵美的人奉为楷模、人杰,才有民族之兴旺、国家之兴盛、人才之兴出。

很久没有这样静下来思考一些久违的课题,很久没有这样沉下去翻阅手头的一些杂篇了。我想,既然想倒叙过去的岁月,还愿把心中关于“美”的一些探索写出来,并敢交诸君把玩点评,真算是一个大胆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