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息县金宝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手在收割。 郭 宇 摄 |
□本报记者 王 博
对信阳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外界有这样一种印象叫“魅力”——
2010年8月30日,在第五届中国黑龙江·北大荒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期间,举行了“第二届全国农机行业十大女杰”颁奖仪式,我市固始县保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默榜上有名,这也是全省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本次评委会的理由是:她先后多次组织河南、安徽、江苏等地的农机手,带领他们远赴黑龙江、四川、海南等地,从事跨区稻麦收割作业,为购机农民铺就了一条崭新的致富捷径,被人们誉为“中国领机人”。
其实,李默自身就有一种魅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落落大方,在与客户谈生意时显得慷慨大气,在酒桌上与朋友饮酒时,她捋起袖子一口一茶杯一饮而尽,又让人感到豪气万丈。去年麦收期间,雨季提前到来,为了抢收,驻马店、商丘等地负责人向副省长刘满仓请求援助,刘满仓又将电话打给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张开伦,张开伦接着拨通信阳市农机局局长高立。当时,高立正在息县检查麦收前期工作,他迅速安排各县农机局局长和有关专业合作社。李默接到信息后,当天采取电话联系和当地电视台发布广告形式,集结农机手前往支援;第二天就组织信阳乃至安徽、湖北等地300台收割机奔赴驻马店,两天时间协助收割6万亩,在雨季前全部抢收完毕。不仅受到省政府的高度赞扬,而且打响了信阳农机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服务品牌。
魅力来自实力、更来自潜力——这就是信阳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也让人们看到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前景。
为什么?因为农机专业合作社赖以生存的载体依然是土地。试想,如果农民投资几十万元购置耕、种(插)、收设备,仅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何时能收回成本?但是,如果有相对的耕地面积做保障,就能发挥机械的有效利用率,就能产生经济效益,发挥社会效益。
由此可见,信阳在试验区建设中,农民根据土地流转情况购置农机设备;同时,又根据自己的机械效能,适当扩大流转土地。这不仅是信阳农机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的原因所在,也是信阳试验区建设中土地流转能够成功的原因所在,二者相辅相成!
曾记否,前几年每到“三夏”季节,信阳火车站返乡抢种抢收的农民工有10万人之多,也一度出现了市领导到火车站慰问农民工的情景。为了自己一亩三分地的麦收、插秧,每年一个外出务工农民的往返路费、雇工以及自己误工成本在2000元以上,10万人就是2亿元!近两年,信阳火车站这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象几乎没有,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土地流转,外出务工农民可以安心务工,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直接经营托管土地,二者达到双赢的格局。农民则深深感受到: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再出门务工心挂两头,不再出水就见两腿泥,不再背着镰刀走他乡。今年麦收会战期间,(下转第二版)走南闯北叫响服务品牌
(上接第一版)全市投入抢收的联合收割机达1.2万台,机收面积达到440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0%。
这种服务不仅在本地,更是体现在全国各地。据统计,我市每年有近3000台收割机在全国14个省市作业,仅此一项年收入达2亿元。可能有人不会相信,眼下正值冬季快进入“猫冬”季节。可是,我市目前还有1000多台机械正在海南岛一带帮助收割呢。有人形容说,刚刚兴起的信阳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吃到嘴里,抢到碗里,想到锅里”。不错,因为信阳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业机械,既有适应北方的,也有适宜南方的,这才显示出信阳农机合作社的威力和特色。
江传兴对此深有体会。今年43岁的江传兴是罗山县东铺乡烧盆村人,2005年自己买了一台福田牌收割机,流转本村的107亩耕地,由于“不够吃”,江传兴自己联系到天津等地跨区作业。更让江传兴体会到的是,有合作社与没合作社是天壤之别。2007年到山东聊城与河南交界处作业,被当地农民强行拦车收割,一天收73亩,费用本来是3000元,当地农民仅给1000元,还将司机打一顿。从去年开始,由合作社出面联系跨区作业;原来跑“单帮”自己啃方便面,现在由当地合作社统一安排作业和吃住,由合作社统一结算账款,省心。信阳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全国的名气越来越大。
这是信阳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弱到强的嬗变缩影,也是信阳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特色,他们有分有合,分合自如。罗山县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盟,商城县成立了农机合作社总社,信阳农机专业合作社真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目前全市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中,有100个合作社达到省级示范标准,15个合作社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2个合作社受到国家表彰。
这就是独具特色的信阳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为自己服务中兴起,在走南闯北的服务中壮大。目前,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达60多万亩。去年,省政府重奖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900万元,信阳获得100万元。今年,省里5000万元奖金奖励农机专业合作社,信阳获得950万元,占20%。近两年,湖北、福建、山西、河南等全国的24个地市、100多个县先后到信阳考察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