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瑜珊)我市“十二五”规划应当突出哪些发展要务,信阳在“十二五”期间如何创新?昨日,市政府诚邀社会各界近20位专家为《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把脉支招”,以吸收更多金点子,高质量、高标准地编制好信阳“十二五”规划,使之真正成为信阳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指南。
市长郭瑞民,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张春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军,市政府副市长李长根、曹新生、李水、张明春,市政协副主席赵主明等出席了当日召开的信阳“十二五”规划专家座谈会
来自信阳师院、信阳农专、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近20位在各自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和学者,共同组成了此次为我市“十二五”规划“问诊把脉”的智囊团。座谈会上,专家们对信阳“十二五”规划的征求意见稿,给予了“立意高远、目标明确、符合实际”等好评。对哪个章节、哪一段的表述该如何调整,哪些举措阐述得还不够充分,都一一阐明了观点,提出了修改意见。加快物流人才储备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加休闲旅游项目,把信阳打造成中原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休闲养生中心和特色制造业中心……不同领域的专家,还从各自擅长的领域,对未来五年信阳的发展,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
在认真听取发言后,郭瑞民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一阶段,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在大量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形成了我市“十二五”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并提交给此次参会的专家、学者们商议。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开门编规划,是高质量、高标准制订“十二五”规划的前提。各位专家以独到的视角、专业的眼光,从大局出发,结合信阳实际对规划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并对全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和吸纳,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使之提振全市人民发展的信心,凝聚加快发展的众多力量,推动信阳未来五年又好又快发展。
就下一步如何修改完善好规划,郭瑞民指出,要把握原则。一是把握好求真务实的原则。把信阳的真实情况弄清楚、搞准确,在此基础上,把对信阳发展趋势和发展优势的分析转化成实实在在、符合信阳实际的发展重点、发展任务和发展措施。二是把握好承前启后的原则。在“十一五”的基础上,找准起点,立足长远,充分发挥新优势,推动信阳的发展。三是把握好扬长避短的原则。在运用好优势、放大优势的同时,认真思考,打破发展瓶颈,补上“短腿”。四是把握好统筹协调的原则。要在全国、全省的框架内思考发展问题,注意与国家产业政策的衔接以及与上级的对接和协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突出不同的发展重点,增强发展实效。
(下转A2版)
信阳“十二五”规划专家座谈会召开
(上接A1版)
郭瑞民要求,要深入研究。目前,我市的“十二五”规划正处于出成果的阶段,距离修改完善,真正成为引领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还需要一个过程。在此期间,还需要深入研究涉及未来五年信阳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一是站在什么起点。弄清楚、把握准信阳的发展现状。对现状把握得越准,立足就越实、越稳、越有力。二是处于什么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具备不同的发展特征、有不同的发展任务。要借鉴其他地方在发展的相同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特征,特别是成功的经验和教训,深入思考信阳的发展方向,明确发展任务。三是面临什么任务。消化理解好中央、省的重大决策,看准、看透上级决策的内涵和重点,把握好哪些是我市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四是采取什么措施。在把握发展现状、明确发展任务的同时,抓抢机遇,迎接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
郭瑞民强调,要做好项目。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是信阳市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十二五”期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最终落脚点还是在项目上。专家特别是农、林、水等领域有建树的专家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尊重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结合核心区建设,开好项目“单子”,科学、务实地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成熟的、能够实施和落地的项目,以实现特色产业在信阳的集聚发展以及这些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配套产业的发展。
郭瑞民指出,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尊重人才、发挥好现有人才的作用对提升信阳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保持与专家的联系,提供各种渠道和平台,扩大与专家之间的交流。专家们也要注意加强对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研究,并运用好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同时,要采取措施,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的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十二五”规划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最终达到提升规划的目的,齐心协力,共同把我市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好,做准、做实、做得切合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可实施性。
张春香、李军、李水等分别对规划的编制提出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