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贵明展示他的叶雕作品

□本报记者 郝 光 文/图

普普通通的树叶,在别人手上也许一文不值,但在商城县民间艺人余贵明手中,却被雕刻成了各种形态的艺术作品。薄薄的叶面上雕刻出来的栩栩如生的画面,让人惊叹不已。

他创作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作品,受到河南艺术界的关注与好评,同时震惊了河南民间工艺美术界。

不久前,记者来到商城县,见到了57岁的民间工艺美术家余贵明。在采访中,这位民间艺人娓娓道出他在创作艺术道路上的艰辛和收获。

余贵明的父亲余富才原是商城县粮食局职工,在当地是比较有名的书法家。由于受父亲的影响,余贵明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自学书法和绘画。有着艺术天赋的余贵明,到高中时就已经能写一手好字,绘画功底也非比寻常。

1987年,余贵明应征入伍。三年后,余贵明复员回到了商城县,被安置在该县粮食局工作。在县粮食局上班期间,余贵明坚持不懈地苦练绘画,每到假期,别人都在家陪老婆孩子,他却到乡下找些民间艺人取经学艺,学习一些民间工艺美术知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他的勤奋和对民间艺术的追求,五年苦练后,自己的作品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并在县城大街上开了一间10平方米的工艺美术店,利用工作之余一边帮别人搞些书画之类的装潢,一边从事本地民间工艺美术创作。

1995年,全国粮食系统改革,余贵明和妻子吴月都下了岗。这时余贵明就没有再找工作,就和妻子全心打理自己的工艺美术店。

在没有创作叶雕之前,余贵明的烙画在商城县是很有名气的。余贵明介绍,有一次在武汉参加一个民间美术展时,意外地发现了开封烙画。被誉为中国民间工艺的奇葩——烙画,深深吸引了余贵明,他决定学烙画,他从武汉回来后就直奔开封。

到开封后,余贵明就打听哪有教烙画的地方,由于烙画是开封多年留下的民间工艺,一些民间艺人不向外界传艺,根本就没有人向他透露烙画的工艺。后来余贵明在龙亭旁边看见一位艺人在那里做烙画,他就在旁边看,连续在龙亭边看了三天也没看出一点名堂。后来人家问他为什么几天都在这里,他机灵一动,说想找个地方画国画。这位艺人说可以在他旁边画,但是有个条件,必须教他画国画,余贵明听后欣喜若狂。就这样,余贵明边教这位民间艺人画国画,边偷偷在看他烙画。白天在龙亭画画夜晚就在公园里露宿,整整一个月时间,余贵明总算偷学到了烙画的一些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