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端阳
一、“融合情景”:教师充分发挥地理教学直观性特点,利用图片、音像、模型、景观等教具,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形真、情切、意远、理蕴、思趣的教学环境,并以此展开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例:在讲授《长江》一节内容时,可通过录像再现1998年特大洪水的景象,烘托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分析:长江流域在1998年与1954年的降水量相当,但造成的损坏却大不相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通过对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和积极高昂的情绪,学生把学习动机自觉地内化为个性的行为,主动地探求新知识。
二、“质疑问难”:“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学生求知的需要,思维的开端,创造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抓住这些有利时机,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例:在《地壳运动》一节的地理教学中,设问:为什么喜马拉雅山的山坡上出现海生贝类化石?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探明有煤矿的分布?在教学中让学生产生疑问,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解疑,是创新思维形成的必由之路。
三、“引而不发”: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拓学生的思维领域。教师的设问要“升而弗达”、“引而不发”,留有思维的余地,为创新思维的产生创造条件。当学生思维囿于一个小环境无法突破,或学生受旧知识的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或学生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而言时,教师适时地设问,以达“投石激浪”的效果。
四、“反弹琵琶”: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对事物进行逆向思维,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教例:在讲授《水循环和水平衡》部分内容时,讨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进而总结:海陆之间水循环的过程及产生的影响,得出“奔流到海可复回”的新结论。此外,还可提出“井水可犯河水”等与常规思维相逆的地理概念,从另一方面提示地理事物包含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五、“变式处理”:通过对同一内容的不同的侧面进行“单维”表述,使主体内容的呈现形式不断改变,在本质内容相对守恒的前提下,使外在的表述形式不断发生变化。通过对“单维”的多向表述,呈现“两维”或“三维”的问题形态,以便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地理基本原理,并掌握其基本方法。(作者单位:光山县晏河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