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裕华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等方法,都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完成。创设合适的、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明显的问题意识和情感共鸣,产生学习的动力,主动进入学习状态。那么,如何创设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景呢?

一、创设故事情境

教育家杜威曾说:“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唤起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故事化的问题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索。

例如,在进行“有理数的乘方”教学时,我先给学生讲述“棋盘上的学问”这样一个故事来制造悬念: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个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国王为了奖励聪明的大臣,答应满足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棋盘上放一些米吧,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第四格放8粒米……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国王哈哈大笑。引入问题: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从而引入课题:有理数的乘方。

这样的故事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在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让数学知识不知不觉地渗入他们的脑海,在数学王国里积极地思考、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目的。

二、创设问题情景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最终还要回到生活。“学以致用”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的联系。

例如,在一次教研会上有位老师在教《打折销售》时,没有给学生出一系列干巴巴的题目,而是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调查现在的商家主要有哪些促销手段。学生经过调查发现,商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打折,一种是送礼券。他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个问题情景:假如现在有两家鞋店竞争,一家打出了8折的优惠,另一家则推出买100送20的活动,你作为消费者,到那一个店购买东西更合算?学生经过讨论也没有达成一致,结果出现三种意见:前者便宜;后者便宜;一样。这种讨论当然是建立在学生感性的基础上,并没有经过仔细计算。于是这位老师就开始引导学生算这个生活中非常常见的题目:前者打8折,也就是说花80元就可以买到100元的商品;后者的折扣是100/120≈8.3折,也就是说买100元的商品需要83元,由此可见,买前者的商品更合算。

像这样设计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判断,在充满愉快的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此时,思维训练是那样的轻松自然、那样的和谐,使数学走进了生活,为生活服务,生活与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问题情境生活化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三、创设多媒体情景

新课程使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更加活跃、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使抽象难懂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例如,在讲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折时,运用生动的图像及动态的效果可让学生从过程感受中掌握三种变换的特征。再如,在学习图案设计课时,利用电脑向学生展示一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片,让学生赏心悦目,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图案的构造,了解图案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之,创设情景的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内在积极因素,激发求知欲,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创设课堂教学情景的方法很多,我们要结合教材素材和学生生活经验,创设出适合学生实际又有新意的教学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去思考和探索。

(作者单位:淮滨县教体局勤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