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工业结构在工业化进程提速中改善。“十一五”时期,信阳全力加快推进工业小市向工业大市跨越,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06年~2009年,全市工业经济年均增长16.7%,快于同期GDP增速3.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30.1%提高到2009年的34.1%,4年提高4个百分点,到“十一五”末,工业化水平将会有进一步的提高。毋庸置疑,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从发展速度上讲,工业经济已发展成为全市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引擎。骨干企业迅速成长壮大,2009年,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31家,其中,5亿元以上的19家,超过10亿元的8家,均较“十五”末有大幅度的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工业比重达到67.6%,较2005年提高17.5个百分点,华英农业登陆深市,大唐超超临界机组投产运营,进一步提升了工业经济竞争力,全市工业经济散、弱、小的局面显著改观。支柱产业加快培育,食品、纺织、化工、医药、建材、钢铁、机械制造、电力八大支柱产业形成,引领工业发展作用不断增强。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八大支柱产业的资产占64.8%,主营业务收入占50.0%,工业增加值占69.0%,从业人员占39.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8.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8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与结构调整相得益彰。“十一五”时期,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服务业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社会对服务业的需求也空前扩大并日益多样化。在此背景下,各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服务业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传统服务业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等的运用中改造提升,两者协同推动全市第三产业进入历史上少有的持续快速发展时期。2006年~2009年,全市第三产业明显提速,4年间年均增长15.3%,分别快于“十五”三产及同期GDP年均增速4.7个和2.3个百分点,和“十五”末相比,三产占GDP的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发生可喜的变化,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业新型业态不断涌现,优质高效地满足了生产和生活需要,房地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的较快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支撑。